[实用新型]图书馆自动取书上架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36767.4 | 申请日: | 2010-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198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03 |
发明(设计)人: | 沈洪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洪霞 |
主分类号: | B65G1/137 | 分类号: | B65G1/13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826 山东省日照***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图书馆 自动 书上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化机械设备,特别是一种适用于图书馆自动取书上架使用。
【背景技术】
随着文化和科技的发展,图书馆的容量和需求日益增加,条码扫描、计算机数据库管理已经全面进入了图书馆日常借还管理中,大大的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但是后台的图书取出和上架往往还是通过人工操作完成,加大了人力成本,并且工作效率低下,与计算机前台管理脱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套图书馆自动取书上架系统,以解决取书上架环节人力成本过高,效率低下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图书馆自动取书上架系统,包括书架、导轨、机械臂、传送带、信号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书架表面光滑;所述机械臂有信号识别装置、扫描眼1、自动操控系统、液压装置2,底部有滑动装置可以沿导轨滑动,机械臂前端有取书手;所述传送带有分隔;所述信号传输装置可以将信号传输至机械臂。
上述书架表面有内倾角。
上述内倾角小于30度。
上述导轨有列间轨和行间轨。
上述传送带上的分隔间距为5~10cm。
上述取书手包括位于前部下端的取书托3和前部两侧的侧叉4,取书托3的伸缩和屈伸角度,以及两侧叉4伸缩和间距通过所述自动操控系统进行调节。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操作实际可行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取书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包括书架、导轨、机械臂、传送带、信号传输装置。
所述书架,行列矩阵式排列在图书馆馆藏间,由于机械臂可以自动升降,所以书架可以尽量的高,以增加空间利用度。书架表面光滑,有助于取书手取书托3的插入。书架表面有内倾角,内倾角小于30度,其目的在于防止书从架上滑落。
所述导轨有列间轨和行间轨,放置于书架之间,形成纵横的网络。
所述机械臂底部有滑动装置可以沿导轨滑动。如图1所示,取书手有扫描眼1,可以扫描图书书脊上的条形码,录入自动操控系统。机械臂可以接受信号传输装置传输过来的信号,并通过信号识别装置进行识别转换,录入自动操控系统。自动操控系统可以处理以上两种信号,并操控液压装置2和滑动装置,进行书籍定位。取书手有一位于前部下端的取书托3,取书托3可以伸缩,并可进行有控制的调整屈伸角度。取书手还有位于前部两侧的侧叉4,两侧叉4伸缩和间距可通过自动操控系统进行调节。
所述传送带有分隔,分隔间距为5~10cm。;
借书时,图书馆前台系统将所获得的需借图书条码信息转化为可识别信号,传输至机械臂,并由机械臂信号识别装置进行识别转换,录入自动操控系统。机械臂自动操控系统通过该信号进行相应行列的平面定位,并驱动机械臂底部滑动装置,使机械臂滑动到该位置,如果需要调整机械臂高度,则驱动液压装置2进行高度定位。然后通过取书手上的扫描眼1进行精细定位调整,锁定有该条码的图书书脊,伸出取书托3沿内倾角插入书籍和书架台面上的空隙中,使取书托3恢复水平位置,液压装置2提升2~4cm,此时伸出两侧叉4,两侧叉4产生同向位移,以求夹紧书籍,机械臂后缩使图书离开书架。机械臂自动操控系统驱动机械臂底部滑动装置到传送带,将其放入传送带分隔中,传至图书馆服务前台。
还书上架时,图书放入传送带分隔中传送到机械臂,取书手取出图书,扫描眼1扫描条形码进行行列平面定位,滑动至该位置进行高度定位,扫描眼1根据在架图书进行精确定位,机械臂两侧叉4合并伸出,将在架书籍分开间隙,取书托3将图书水平放入,取书托3反屈书籍恢复内倾角,取书托3抽出,机械臂复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洪霞,未经沈洪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367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