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船用厚板弯形垫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35135.6 | 申请日: | 2010-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446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兴忠;张志华;杨建华;桑帅;陈大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江南长兴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刘计成 |
地址: | 20191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厚板 弯形垫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垫压模具,特别涉及一种船用厚板弯形垫压模具。
背景技术
加工具有高强度和抗变形能力的,线形较复杂的船用厚板,对成形设备的选用有一定的限制,施工的难点在于:按照企业现有的设备不能满足既使这类零件的加工符合施工条件,又使设备的弯形力符合材料变形的需要。从板材冷弯工艺来讲,材料对变形的适应能力除了与材料本身的种类、成分、内部组织结构有关以外,还与材料的变形时的力学状态、变形速度、边界条件等因素有关。因此,通常需要采用垫压法,这与常规施工方法相比,施加同样的作用力,通过缩小工件与压模的有效接触面积,使工件受压部位单位面积的压强增大,其变形区域可以获得较好的弯形效果。但是,采取这种方法使工件受压部位产生较大的挤压力,使加工件表面产生较明显的质量缺陷,如压痕、挤压伤。
随着造船技术的发展,对产品的尺寸精度和外观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常规通用模具上采用垫压法难以确保产品的成形质量满足生产需要。而且,在缺乏大量实践数据的支持下申请的专用模具,很难取得较好的成形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压痕浅淡的船用厚板弯形垫压模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船用厚板弯形垫压模具包括一底板,所述底板顶面两侧各设置一垫棒,所述两垫棒平行设置,所述两垫棒的外侧各设置一挡板,所述挡板固定在所述底板上,所述两垫棒与所述底板形成凹槽。
优选地,所述垫棒为圆柱形的铁棒。
优选地,所述挡板垂直于所述垫棒的轴向设置,所述挡板设置多个。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每次左右对称进行,第一、第二次弯曲成形时,累计下压量为35~41mm,用样板检查,局部圆弧不符的部分校正至对样。然后加工中心线至基本对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使用参考图。
附图标记如下:
1、底板 3、垫棒
2、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包括一底板1,底板1顶面两侧各设置一垫棒3,两垫棒3平行设置,两垫棒3的外侧各设置一挡板2,挡板2固定在底板1上,挡板2可设置多个,两垫棒3与底板1形成凹槽。
垫棒3为圆柱形的铁棒,挡板2为垂直于垫棒3轴向方向设置的多个加强肋板。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每条加工线分3~4次完成,每次左右对称进行,第一、第二次弯曲成形时,累计下压量为35~41mm,用样板检查,局部圆弧不符的部分校正至对样。然后加工中心线至基本对样。
本发明的自制模具简单实用,并具有可调节功能,能适应较大范围的高强度厚板加工成形要求,能在同一压力载荷下加工出符合不同工程要求的厚板曲面产品,在实践过程中形成了配套使用的操作工艺,加工的产品表面线形和顺,压痕浅淡,完全符合使用要求,使高强度厚板的加工难题得到了缓解,对5100TEU集装箱船的生产具有促进作用。避免了变形阻力大,容易产生明显的压痕、拉划伤和挤压伤的质量缺陷问题。
上述设计实例仅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并不构成对权利要求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其他实质等同手段,均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江南长兴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上海江南长兴重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351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