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从生物质获得炭燃料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34524.7 | 申请日: | 2010-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483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郑建洲;张自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阳光基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L5/44 | 分类号: | C10L5/44;C10B57/14 |
代理公司: | 云南派特律师事务所 53110 | 代理人: | 王昆汉 |
地址: | 650202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获得 燃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从生物质获得炭燃料的装置,适用于紫茎泽兰、烟杆等生物质制作炭燃料,属于生物质能利用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生物质能的利用一直受到广泛关注,尤其是一些农林废弃物的利用。生物质制炭在我国的历史已经非常久远,但主要是木炭的烧制。近些年来,对于其它废弃物的炭化利用也多有展开。例如,公开号CN 1651550A专利文献提出的板栗苞壳固型炭及其制作方法,将板栗苞和板栗壳粉碎后固化成型后入炉炭化烧成固型炭;公开号CN 1908119A专利文献提出的将紫茎泽兰制成清洁炭的方法,将紫茎泽兰切段烘干后粉碎成粉后与锯木粉、橡子壳粉混合搅拌,然后高温高压塑化成型,并干馏和高温净化,得到清洁炭;公开号CN 1279268A专利文献提出的用甘蔗渣制炭的方法,也是包括了干燥、粉碎、成形和炭化等步骤。
这些生物质制炭的方法,大多需要将原料粉碎后再成型,从而增加了生物质炭化工艺的能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直接将自然风干的生物质原料打捆后低温干馏,再混合成型,使炭化燃料干燥并具备一定的强度后形成炭燃料成品。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从生物质获得炭燃料的装置,包括:
1)一个打捆机,用来将自然风干后的生物质燃料打成捆;
2)一个低温干馏装置,用来将打捆后的生物质燃料进行低温干馏以得到生物质炭燃料,干馏温度为300~400℃,干馏时间10~30分钟,低温干馏装置产生的干馏气用作外热源的燃料以产生低温干馏装置所需的热源;
3)一个混合成型器,用来将膨润土或粘土粘结剂和水混合,然后与低温干馏后的生物质炭化燃料混合并成型,形成正方块或长方体或圆柱形或圆筒形的炭燃料块;
4)一个干燥器,用来将混合成型后的生物质炭燃料块烘干,烘干温度为100~150℃。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不需要粉碎,减少了制炭过程的能量消耗;低温干馏产生的干馏气用作外热源的燃料,减少了整个系统的能量消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从生物质获得炭燃料的装置的示意图。
图中:1-打捆机;2-低温干馏装置;3-外热源;4-混合成型器;5-干燥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工作原理及实施方式:
一种从生物质获得炭燃料的装置,包括打捆机1、低温干馏装置2、外热源3、混合成型器4和干燥器5。
紫茎泽兰、烟杆等生物质收割后,在环境中进行自然风干,然后用打捆机1将自然风干后的生物质原料打成捆,打捆的尺寸与低温干馏装置2的尺寸相适应。然后打成捆的生物质原料码放在低温干馏装置2中,进行低温干馏以得到生物质炭燃料。低温干馏装置2的干馏温度为300~400℃,干馏时间10~30分钟。干馏过程中,低温干馏装置2产生的干馏气经收集后用作外热源3的燃料,产生低温干馏装置2所需的热源供给低温干馏装置。
经过低温干馏后的生物质炭燃料,进入到混合成型器4中。在混合成型器4中,膨润土或粘土等粘结剂和水混合后,与低温干馏后的生物质炭化燃料混合,然后一起成型,形成正方块或长方体或圆柱形或圆筒形的炭燃料块。
生物质炭燃料块再进入干燥器5中烘干,烘干温度为100~150℃。烘干后的炭燃料块具有一定的强度,从而形成了炭燃料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阳光基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昆明阳光基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345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窥阴器
- 下一篇:双内胆太阳能热水器承压水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