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杂交瘤细胞连续培养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133727.4 | 申请日: | 2010-03-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346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 发明(设计)人: | 张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少华 |
| 主分类号: | C12M3/00 | 分类号: | C12M3/00;C12M1/36 |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杨琪 |
| 地址: | 250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杂交瘤 细胞 连续培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杂交瘤细胞连续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采用细胞融合技术获得杂交瘤株、通过培养杂交瘤株是生产单克隆抗体常用的生物学方法,将杂交瘤注射于小鼠体内获得腹水是生产高效价抗体的基本方法,该方法成本高,需要养殖批量小鼠。现有技术中,有人采用微囊固定化细胞培养方法,可连续获得细胞培养液,然后从培养液中提取抗体。该方法效率高,不需要养殖动物,但是对无菌条件要求高,技术含量高,步骤繁多,不易掌握,同时,微囊中的细胞容易老化,寿命有限。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杂交瘤细胞相对固定、连续化化培养装置,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专用于包括杂交瘤细胞株在内的悬浮细胞系的不同规模的培养,使不同规模的悬浮细胞培养方法操作简单化、且容易控制并能减低成本,适用于多数实验室普及应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杂交瘤细胞连续培养装置,包括供给瓶、临时储液瓶、培养室、收集瓶、金属杆、细胞培养床,其中,培养室上部设计为玻璃圆柱状,培养室下部收缩为尖嘴状(类似于滴定管的下部),培养室下部设有控制开关,收集瓶通过硅胶管与培养室的尖嘴下部连通;临时储液瓶位于培养室上方,与培养室顶端连通;临时储液瓶上设有2个管道,一个位于顶部,为排气管,一个位于底部,为排液管,排气管和排液管上均设有控制开关;供给瓶通过硅胶管与临时储液瓶连通,硅胶管上设有控制开关;金属杆下端插至培养室底部,上端高出培养室顶端开口;细胞培养床位于培养室内,固定在金属杆上。
所述临时储液瓶与培养室之间通过磨砂口装置连接,以保证密封性良好。
所述磨砂口装置实际上相当于培养室的上盖,取下此上盖后,可以向培养室内放置金属杆及细胞培养床,盖上此上盖后,由于为磨砂设计,可以保证培养室密封性良好,与临时储液瓶连接处也为磨砂设计,保证连接后密封性良好。
所述细胞培养床为疏密均一的纤维结构,比如聚苯乙烯纤维,该疏松的纤维结构围绕培养室内金属杆固定(金属杆为轻质材料制成),金属杆上端高出培养室顶端开口,这样,细胞培养床可以随金属杆的上下移动而活动。
所述疏松的纤维结构要求稍有弹性,纤维直径可以控制于10~100微米。
所述疏松的纤维结构表面接枝氨基,易于细胞吸附。
所述排气管和排液管均链接硅胶管。
所述收集瓶和供给瓶均设计有过滤除菌空气交流结构,以保障液体供给和收集的畅通、交流的空气保持无菌。同时设有硅胶管的空气交流管道,以通气消毒使用。
上述装置设计在局部无菌层流条件下使用,局部无菌层流条件符合《国家医药管理局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主编部门:国家医药管理局上海医药设计院;批准部门:国家医药管理局;施行日期:1997年1月1日)表2.2.1中提到的百级洁净度环境,或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洁净厂房设计规范》(编号为GB 50073-2001,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中表3.0.1洁净室及洁净区空气中悬浮粒子洁净度第3等。
注:《国家医药管理局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主编部门:国家医药管理局上海医药设计院;批准部门:国家医药管理局;施行日期:1997年1月1日)表2.2.1中提到的百级洁净度环境内容是:≥0.5μ尘粒≤3,500个/m3;≥5μ尘粒0个/m3;Φcm碟0.5h沉降菌≤1个;浮游菌≤5个/m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洁净厂房设计规范》(编号为GB50073-2001,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中表3.0.1洁净室及洁净区空气中悬浮粒子洁净度第3等级(大于或等于0.1μ粒径的最大浓度限度小于1000个,大于或等于0.2μ粒径的最大浓度限度小于24个,大于或等于0.5μ粒径的最大浓度限度小于4个)。
上述层流设计均为行业内常规设计,在此不再赘述。
使用时:先自供给瓶的空气交流管道输入臭氧进行全装置灭菌,然后关闭供给瓶的空气交流管道和收集瓶的空气交流管道,向培养室内预加部分细胞培养液,然后通过临时储液瓶将细胞悬液缓慢加入培养室内,这样,细胞主要聚集于培养室的上端,并附着于聚苯乙烯材料制作的弹性纤维培养床上。然后打开连接供给瓶与临时储液瓶的硅胶管上的控制开关,供给瓶开始供给培养液;临时储液瓶中气体通过排气管排出。同时打开培养室下端的控制开关并控制流速,使培养液以适宜的速度流出,收集培养液到收集瓶中,即获得培养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少华,未经张少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337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