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阳光房天沟溢水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33200.1 | 申请日: | 2010-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106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0 |
发明(设计)人: | 胡宝升;李文波;杨向东;单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萍 |
主分类号: | E04D13/072 | 分类号: | E04D13/072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 代理人: | 郭元艺 |
地址: | 110013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阳光 天沟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建筑门窗幕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阳光房天沟溢水机构。
背景技术
在门窗幕墙领域中,阳光房属节能环保的智能化建筑,排水问题也是阳光房设计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目前,国内的阳光房普遍采取天沟排水,雨水经由阳光房顶部流下,最终汇集到天沟内,经由天沟的预设排水通道排出,这样便实现了阳光房的整个排水过程。此类设计只适用于小量的排水,没有考虑到天沟内的水量过多时,集水无法顺畅地排出天沟,天沟内的水会越集越多,无法及时排除,天沟所承受的负荷就会越来越大,当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压得天沟变形,以致天沟与大横梁的连接松动,造成不可预测的危害,同时水量过大,集水会从阳光房正前方溢出,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排水通畅,可有效减缓天沟所承受压力的阳光房天沟溢水机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阳光房天沟溢水机构,包括天沟型材及大横梁;所述天沟型材与大横梁固定相接;在所述天沟型材的上部固定设有天沟补偿型材。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天沟补偿型材的两侧可设有溢水孔。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在所述大横梁上固定设有屋檐扣盖。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溢水孔为3个,溢水孔的孔径为5mm。
本实用新型改善了以往单通道排水不畅的问题,在与天沟型材连接的天沟补偿型材两侧打溢水孔,每侧并排打三个直径为5mm的孔,当天沟内的集水漫过天沟时,集水就会由天沟补偿型材加工好的溢水孔排出,减缓天沟所承受的压力。
本实用新型天沟溢水孔的添加,很好的解决了天沟集水过多,无法及时排除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仅局限于下列内容的表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所示,一种阳光房天沟溢水机构,它包括天沟型材2及大横梁5;所述天沟型材2与大横梁5固定相接;在所述天沟型材2的上部固定设有天沟补偿型材1。
为便于排水,本实用新型所述天沟补偿型材1的两侧设有溢水孔。根据实际需要,本实用新型所述溢水孔为3个,溢水孔的孔径为5mm。
本实用新型天沟型材2与大横梁5打钉连接,每侧加工好3个直径为5mm孔的天沟补偿型材1与天沟型材2打钉连接,最后在天沟的两侧安装屋檐封板3,这样便形成了一个可以容水的槽。雨水经由阳光房顶部留下后,最终会汇集到这个槽内,实现阳光房的排水。当槽内集水过满时,漫过天沟型材2的水就会由天沟补偿型材1的溢水孔排出,实现两侧排水,不会给人们的出入带来不便。另外,本实用新型在所述大横梁5上可固定设有屋檐扣盖4。
可以理解地是,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受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萍,未经王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332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的自动复位摆块式爬升装置
- 下一篇:一种金属屋面结构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