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震报警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33097.0 | 申请日: | 2010-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383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周颖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颖瑜 |
主分类号: | G08B21/10 | 分类号: | G08B21/10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余炳和 |
地址: | 5262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震 报警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震报警器。
背景技术:
我国属于地震多发国家,例如,台湾、华北北部、四川、云南、甘肃、宁夏等地都为地震多发区。而且,我国地震大多数强度比较大,绝大多数地震发生在大陆的浅源地震,震源源度大都在20公里以内。到目前为止,我国有一半的城市的建筑的抗震强度为7度或7度以上,其中,建筑抗震设防烈度7度或7度以上的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达到70%,北京、天津、太原、西安、兰州等特大城市建筑抗震设防烈度均为8度。然而,经济欠发达的广大农村和相当一部分城市的建筑质量都不高,抗震性能差,抵御地震的能力低。如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大地震,该地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建国以来影响最大的一次地震,震级是自1950年8月15日西藏墨脱地震(8.5级)和2001年昆仑山大地震(8.1级)后的第三大地震,直接严重受灾地区达10万平方公里。这次地震危害极大,共遇难69227人,受伤374643人,失踪17923人,其中四川省68712名同胞遇难,17921名同胞失踪,共有5335名学生遇难,1000多名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达8452亿元。
由此可见,针对我国地震情况,地震预报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它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但是,迄今为止,地震预报仍然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因此如何在地震来临时,及时疏散和躲避而使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财产免受重大损失和伤亡,这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适合家庭使用的地震报警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施的:
本实用新型的地震报警器,包括底座、支架、表面导电的球体,表面导电的环和报警器,所述的支架固定于底座上,所述的表面导电的球体通过绳索悬挂于支架上,所述的表面导电的环通过一个以上的支撑条固定于底座上,表面导电的球体伸入表面导电的环内,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隙,在表面导电的球体的导电面上连有第一导线、在表面导电的环的导电面上连有第二导线,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与报警器相连。
所述的支架优选为矩形支架,所述的表面导电的球体通过绳索悬挂于支架的横梁上。
所述的支撑条优选为3条。
当地震发生时,由于地面的震动,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地震报警器中的表面导电的球体受震动而摆动,与其外围的表面导电的环接触,而使连在地震报警器的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连通形成回路,触发报警器,发出警报,人们就可以及时的疏散和躲避,而使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财产免受重大损失和伤亡。该地震报警器结构简单,方便,适合家庭等小型场所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地震报警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地震报警器,包括底座9、矩形支架1、表面导电的球体3,表面导电的圆环4和报警器6,所述的矩形支架1竖直固定于底座9上,所述的表面导电的球体3通过绳索2悬挂于矩形支架1上方横梁上,所述的表面导电的圆环4通过3根支撑条51、52、53固定于底座9上,表面导电的球体3伸入表面导电的圆环4内,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隙,在表面导电的球体3的导电面上连有第一导线8、在表面导电的圆环4的导电面上连有第二导线7,第一导线8和第二导线7与报警器6相连。
将本实施例的地震报警器固定于平整位置,调整表面导电的球体和表面导电的圆环之间的距离,使其在平常无地震的情况下,间隔一定的距离,将报警器接通电源。当地震发生时,由于地面的震动,使得本实施例的地震报警器中的表面导电的球体受震动而摆动,与其外围的表面导电的环接触,而使连在地震报警器的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连通形成回路,触发报警器,发出警报,人们就可以及时的疏散和躲避,而使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财产免受重大损失和伤亡。该地震报警器结构简单,方便,适合家庭等小型场所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颖瑜,未经周颖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330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