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正三轮摩托车车架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32068.2 | 申请日: | 2010-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903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06 |
发明(设计)人: | 梁国亮;刘渝;汪盛;李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嘉陵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集团) |
主分类号: | B62K11/02 | 分类号: | B62K11/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弘旭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0209 | 代理人: | 周韶红 |
地址: | 400032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轮 摩托车 车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三轮摩托车,具体涉及一种正三轮摩托车车架。
背景技术
目前的正三轮摩托车车架[见图4],通常是由三根直的纵管和三根横管组焊成支承货箱的后框架,在由前到后的第一和第二根横管之间焊接有两根纵管,再在纵管上焊接有发动机后悬挂板;由两根斜纵管和两根横管组焊成前框架;前框架后部和后框架前部由4根立管和2根C型管组焊连接;立管和前框架由1根“八”字型圆管组焊连接,圆管的弯曲处和前框架前横管焊接。这种结构所用零件及焊接部位非常繁多,特别是车架的强度、刚度又严重不均,前、后框架的强度和刚度富余过多,而立管和前框架之间的强度、刚度又非常薄弱,经常出现断裂或变形问题;同时整车震动大,操控性不好,安全性差,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正三轮摩托车车架,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前、后框架的强度和刚度富余过多,而立管和前框架之间的强度、刚度又非常薄弱,经常出现断裂或变形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达到:即这种正三轮摩托车车架,包括立管、前主管和横管,车架左、右主管,左、右加强管,前主管左、右加强管,其关键在于:在立管的后下方焊接有前主管,前主管末端和横管A焊接;车架右主管和左主管前端和前主管焊接,在车架右主管和车架左主管最前一段直线段末端焊接有一根横管A,在车架右主管和车架左主管最后一段直线段的前部和中后部之间焊接有两根横管B;在车架左主管、车架右主管的第二弯下部和第五弯下部分别焊接有左加强管、右加强管;右加强管的形状及固定方式和左加强管相对于车架纵向竖直中心面完全对称;在立管后上部和前主管之间焊接有立管上加强板;在立管和前主管连接处的两侧焊接有立管下加强板;在前主管和车架左、右主管之间焊接有前主管左加强管及前主管右加强管;在从前往后的第一根横管B的中部对称焊接有两个发动机后悬挂板;车架左、右主管的最后一段直线段下方对称焊接有板簧支承。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立管上加强管、立管下加强板、前主管左、右支撑管的设置,以及整体式的车架左右主管结构型式,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前、后框架的强度和刚度富余过多,而立管和前框架之间的强度、刚度又非常薄弱,经常出现断裂或变 形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三轮摩托车车架的轴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三轮摩托车车架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正三轮摩托车车架的俯视图;
图4为现有正三轮摩托车车架的轴测图。
图1至图3中,1为立管,2为立管上加强板,3为前主管,4为前主管右支撑管,5为车架右主管,6为横管A,7为右加强管,8为发动机后悬挂板,9为横管B,10为板簧支承,11为刹车杆支承,12为油箱支承,13为左加强管,14为换挡杆支承,15为车架左主管,16为前主管左加强管,17为立管下加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图3,一种正三轮摩托车车架,它主要由立管1、前主管3、车架左主管15、车架右主管5、横管A 6、横管B 9、前主管右支撑管4、前主管左支撑管16、左加强管13以及右加强管7等构成。具体实施方式如下:在立管1的后下方焊接有矩形前主管3,前主管3从最前端开始向斜后下方直线延伸,然后向上折弯并且水平向后直线延伸,末端和横管A 6焊接。车架左主管15前端和前主管3焊接,从前端开始向外后方水平折弯,然后平行于整车纵向竖直中心面直线向后延伸,再向斜后上方弯曲并直线延伸,然后水平向外后方弯曲并直线延伸,最后水平向内侧弯曲并平行于整车纵向中心面直线向后延伸;车架右主管5的形状及固定方式和车架左主管15相对于车架纵向竖直中心面完全对称;在车架右主管5和车架左主管15最前一段直线段末端焊接有一根横管A 6,在车架右主管5和车架左主管15最后一段直线段的前部和中后部之间焊接有两根横管B9。在车架左主管15的第二弯下部和第五弯下部之间焊接有左加强管13,左加强管13从前端开始水平向外后方折弯并直线延伸,然后水平向内折弯并平行于整车纵向竖直中心面直线向后延伸,最后向上折弯并竖直向上延伸到达车架左主管15的下部;右加强管7的形状及固定方式和左加强管13相对于车架纵向竖直中心面完全对称。在立管1后上部和前主管3之间焊接有立管上加强板2。在立管1和前主管3连接处的左右两侧焊接有立管下加强板17。在前主管3和车架左、右主管15、5之间焊接有前主管左加强管16及前主管右加强管4。在横管B 9的中部对称焊接有两各发动机后悬挂板8。车架左、右主管15、5的最后一段直线段下方对称焊接有板簧支承10。这样,一个结构合理、抗弯和抗扭强度好、刚度高、构成简单的整体式车架就构成了。这个车架不仅结构简单、零件少、组焊容易,大大地节省了材料和制造成本;更为重要的是彻底解决了现有普通车架强度、刚度强弱不均,主管3易断裂,整车震动及晃动大等常见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嘉陵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集团),未经中国嘉陵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集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320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潜水器
- 下一篇:防抱死制动系统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