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时规皮带轮保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29329.5 | 申请日: | 2010-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661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发明(设计)人: | 黄嘉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昌金属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L1/053 | 分类号: | F01L1/053;F01L1/46;F16H7/2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皮带轮 保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修护的拆换皮带技术,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时规皮带轮保持装置。
背景技术
时规皮带轮安装在引擎的凸轮轴和曲轴上,可以决定汽门的开启与闭合,避免触及活塞而弯曲、变形或毁损。
这些时规皮带轮与时规皮带啮接在一起,带动凸轮轴和曲轴同步旋转,故时规皮带与汽门开启、闭合的时间或顺序有直接关系。时规皮带又称正时皮带,主要材料是橡胶,存在老化、断裂等物理性质,需要定期检查和更新,才能延长车辆的使用期限。
更换时规皮带时,必须注意时规皮带轮彼此间的相对关系,不宜产生过大的偏差,才能确保汽门启闭的正时性。倘若时规皮带轮彼此间存在偏差值,轻者使引擎动力的功率相对降低,还能通过校正手段重新调整回来,却徒增困扰;重者毁损引擎或其它传动元件,影响行车安全甚巨。
针对这项汽车维修的课题,传统做法是记住旧的时规皮带标示于外表的记号,以及时规皮带轮相对于记号的位置,据此将新皮带套在各轮体外围;由于精准度无法获得保障,还要转动时规皮带轮数圈后,才敢启动引擎,故相当麻烦。
近期做法则是在时规皮带的拆换期间,利用一种保持装置确保时规皮带轮彼此间的相对关系,使轮体维持在不转动的状态再拆换皮带,使凸轮轴不易受到外力影响而任意旋转。
这种专用在时规皮带拆换上的保持装置,已揭露在美国发明第6,332,256号发明名称为保持装置的专利案中。此保持装置包含一连接片和两对保持块,每对保持块是以螺栓锁住一主动式齿块和一活动式齿块,通过插入连接片圆孔与长形孔的把手,锁紧每对保持块的主动式齿块。
不同厂商生产的车型,凸轮轴和曲轴之间的距离也会有所差异,加上皮带轮直径有大小的区别,周围的齿数当然也不一致,需要解除螺栓与把手的螺接关系,才能松开连接片、主动式齿块与活动式齿块,整个保持装置相当松散,容易受重力影响而垂落。
其次,在长形孔的限制范围内,推动一对保持块移到适当的位置,让主动式、活动式等齿块啮合皮带轮边缘,锁紧螺栓使活动式齿块维持不动,再旋紧把手维持主动式齿块啮合皮带轮的状态,使用情形相当繁琐,确有加以改良的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时规皮带轮保持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容易受重力影响而垂落以及使用相当繁琐的问题。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时规皮带轮保持装置,其中,包括:
两对保持杆,分别供与皮带轮边缘相啮合;
一连接件,两端各自固定着保持杆;
一对活动臂,可转动定位地连接在连接件上,各活动臂还分别具有一供保持杆可移动地安装的调整结构。
进一步,该连接件具有二凹陷部,该凹陷部周边形成一限制壁,该限制壁紧邻连接件的边缘形成一开口;该活动臂与凹陷部并排而锁固在连接件上,该活动臂可在限制壁的阻止范围内转动。
进一步,各凹陷部的开口方向相反。
进一步,该调整结构为一贯穿活动臂的滑移孔,并在孔壁上形成一平顺段和一起伏段,该保持杆可移动地穿入孔内并锁固在活动臂上。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中的活动臂由于是可转动并定位连接在连接件上,故可以避开垂落的缺点;同时由于该保持杆在使用时与皮带轮的边缘相啮合,故无需考虑齿块啮合的角度问题,从而具有皮带拆换快速且便利等目的,同时通过该调整结构,可以将锁固在活动臂上的保持杆松脱,并可以移动到距离连接件最近或最远的位置,从而对时规皮带轮造成不同的挟制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持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组装的具体结构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保持装置背面且为局部元件分解情形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持装置的活动臂在连接件摆动并移动保持杆情形的平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持装置制止时规皮带轮组予以拆换时规皮带情形的立体图。
图中:
保持装置 10
连接件 20 凹陷部 21
限制壁 22 开口 23
孔洞 24
活动臂 30 滑移孔 31
平顺段 32 起伏段 33
抵制部 34
保持杆 40 头部 41
螺纹段 4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昌金属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宝昌金属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293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静电吸附片材和使用了其的显示物
- 下一篇:强化层压玻璃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