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线串口双向透传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28638.0 | 申请日: | 2010-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395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罗康林;夏秋航;王宗林;杨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康林 |
主分类号: | H04B5/02 | 分类号: | H04B5/02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126 | 代理人: | 胡松涛 |
地址: | 614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串口 双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线串口双向透传装置,特别适用于短距离无线数据采集、智能多点控制系统的无线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现在我们已经真正进入一个无线技术无处不在的时代。家居智能化系统、小区安防监控系统、GPS导航无线技术正不断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使人们的生活更加舒适、美好、安全。系统、农业园林监测系统等典型系统的应用,展现了无线技术的不断扩大和发展。无线通信包括长距无线离通信系统和短距离无线通信系统。短距离无线通信系统,是随着数字通信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而产生的,短距离无线通信和长距离无线通信有很多不同之处,主要有无线发射功率低适合电池供电,一般功率在几1mW到小于10mW,通信距离从几厘米到几百米,使用全向天线或PCB天线,不受环境阻隔影响,一般工作在ISM频段等优点。当不同的数字信号通过无线传输链路汇聚到中间或者终端设备做处理时,各种各样不同厂家、不同品牌、不同类型的外部设备的无线信号以不同的协议传输信息时,就需要不同的软件、不同的设备对其进行编码解析,这样的情况增加了成本、增加了系统的维护难度、降低了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无线串口双向透传装置,特别适用于短距离无线数据采集、智能多点控制系统的无线通信系统。
无线串口双向透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串口模块、微处理器和无线模块组成。所述串口模块采用标准UART接口也可以扩展为RS-232-C、RS-422、RS485、USB、CAN多种串行接口,具有很好的通用性,适用范围广范。
所述微处理器采用C51内核8位单片机,价格低廉,高速可靠,接口丰富。
所述无线模块采用NODIC公司的NRF系列无线射频芯片,集成度高,成本低廉,抗干扰性强。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从外部设备到无线模块间的信息发送是外部设备发送数据到串口模块,串口模块将数据发送至微处理器,微处理器对数据进行编码和打包处理以后,再经过无线模块将数据发送出去;从无线模块到外部设备间的数据接收是无线模块接收到无线数据后,将无线设备数据发送至微处理器,微处理器经过对数据的解包和解码处理以后,再经串口模块将数据发送给外部设备。本实用新型装置不分析外部串口设备的数据封包格式、数据长度和数据加密方式等,只是将原串口数据按照自身定义的通讯控制协议进行二次封包同时加上地址和ID信息等,然后在接收端接收并进行控制协议解析,最后还原出源数据包并通过串口发送给外部设备,以此实现串口数据的双向无线透传。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
无线串口双向透传装置由于采用透传方式,对外部串口设备而言相当于不存在,因此不会影响原串口设备的数据传输,因此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实用性,使用范围更广,操作更方便,转换更可靠,速度更快,更准确,性价比更高,维修更方便,使用户大大提高效率,避免了线路敷设的麻烦。
附图说明
图1系统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2发送流程示意图;
图3接收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这种无线串口双向透传装置由串口模块、微处理器和无线模块组成,所述串口模块采用标准UART接口也可以扩展为RS-232-C、RS-422、RS485、USB、CAN多种串行接口,具有很好的通用性,适用范围广范。所述微处理器采用C51内核8位单片机,价格低廉,高速可靠,接口丰富。所述无线模块采用NODIC公司的NRF系列无线射频芯片,集成度高,成本低廉,抗干扰性强。
如图2所示,外部有线通讯设备为任意系统中可能涉及到多点信号归一统一传输的设备,外部有线设备发送数据到串口模块,串口模块将数据发送至微处理器,微处理器对数据进行二次编码和打包处理以后,再经过无线模块将数据发送出去,这些二次封包的无线数据遵循自身系统编码机制,传送到下级设备。
如图3所示,无线模块接收到无线数据后,将无线设备数据发送至微处理器,微处理器经过对数据的解包和解码处理以后,再经串口模块将数据发送给外部有线设备,外部有线设备将这些数据传送到下级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康林,未经罗康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286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萃取磷酸工艺的多点快速硫酸浓度分析装置
- 下一篇:液晶电子字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