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洒水壶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28526.5 | 申请日: | 2010-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186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03 |
发明(设计)人: | 陈祝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溪县颍鑫工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B11/00 | 分类号: | B05B11/00;A01G25/14;F21S9/03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博一专利事务所 35213 | 代理人: | 方传榜 |
地址: | 3624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洒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洒水壶,特别是指一种局部会发光且外观别致的洒水壶。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洒水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给花卉浇水,同时还可防止地面由于过于干燥而产生灰尘的常用器具。这种洒水壶通常包括一个盛水的壶体、固设于壶体上的把手以及与壶体连通的管状的壶颈,所述壶体的上端设有进水口;所述壶颈的外伸端设有一喷洒头。使用时,先从进水口将壶体灌满,然后握住把手进行浇花或给地面洒水。通常情况下,这种结构简易的洒水壶给花卉或给过于干燥的地面浇水能达到良好的效果。但是,这种洒水壶功能单一,在不使用时,通常是将其放到一个角落,不仅影响房间整体的美观,尤其是在当今社会,人们的审美要求越来越高,而且占用较大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洒水壶,其目的在提供一种会发光且在不使用时可作为工艺品摆设的洒水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洒水壶,包括盛水的壶体、固设于壶体外侧面的把手以及与壶体连通的洒水部,所述壶体的上端开设有进水口,所述洒水壶还包括至少一个外露于壶体的发光体以及为发光体供电的太阳能电池,该太阳能电池固设于壶体的外表面。
为了使太阳能电池充分吸收外部光线的照射,所述太阳能电池固设于壶体外侧的顶面,所述太阳能电池上设有控制发光体开/关的按钮。
所述壶体呈圆筒状且其上端的外侧面凸设一中空的半球状凸起,该半球状凸起的前端与一鸭嘴状的洒水部连通,所述半球状凸起的左右两侧布设有两个发光体,通过上述对洒水壶外形的巧妙设置,极大地增强了洒水壶的观赏性,尤其是在夜间的时候。
所述壶体呈圆筒状且其上端的外侧面凸设一中空的半球状的凸起,该半球状凸起的前端与一猪鼻状的洒水部连通,该洒水部的前端面上设有复数个出水孔,所述半球状凸起的左右两侧布设有两个发光体,通过上述对洒水壶外形的巧妙设置,极大地增强了洒水壶的观赏性,而且多个出水孔的设置可使从洒水部流出的水更流畅、更均匀。
所述发光体包括与太阳能电池电连接的发光源以及固设于发光源外侧的透明的外护套,所述发光源为灯泡或LED灯。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将太阳能电池设于壶体的外表面的顶部,使太阳能电池能充分吸收外部光线的照射;通过在洒水壶上设置太阳能电池与发光体以及巧妙地改变洒水壶的形状,不仅使洒水壶能在夜间或光线较暗时发光,而且极大地增强了洒水壶的观赏性,克服了人们长期以来认为洒水壶没有工艺品的欣赏价值的偏见。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二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发光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参照图1,一种洒水壶,包括盛水的圆筒状壶体1、固设于该壶体1后端外侧面的把手2以及与壶体1连通且前凸的洒水部3,所述壶体1的后上端开设有进水口(由于视角原因图中未示出)。所述壶体1前上端的外侧面凸设一中空的半球状凸起11,该半球状凸起11的前端与一鸭嘴状的洒水部3连通,所述半球状凸起11的左右两侧布设有两个外露于壶体1外侧的发光体4。所述发光体4所需的电能由固设于壶体1顶部的太阳能电池5提供,该太阳能电池5上设有控制发光体开/关的按钮51。
参照图1、图3,所述发光体4包括与太阳能电池5电连接的发光源41以及固设于发光源外侧的透明的外护套42,所述发光源41为小灯泡或LED灯。
通过上述对洒水壶形状的改进使洒水壶的上端看上去宛若一鸭脑袋,极具观赏性,尤其是夜间的时候,两个发光体还会发光,因此当洒水壶不使用时,还可作为工艺品进行摆设。
实施例二
参照图2,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一的结构基本相同,其主要区别在于,所述洒水部3呈猪鼻状,且其前端面上设有复数个出水孔31,可使从洒水部3流出的水更流畅、更均匀。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溪县颍鑫工艺有限公司,未经安溪县颍鑫工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285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动力转向器孔用卡簧式结构
- 下一篇:弹簧加压固液分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