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实用可靠的防雷击电路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25096.1 | 申请日: | 2010-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085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13 |
发明(设计)人: | 王星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捷联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9/04 | 分类号: | H02H9/04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301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用 可靠 雷击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保护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实用可靠的防雷击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各消费类电子产品在防雷击保护上,一股是在电源输入端的L/N之间并联一个防雷击器件,如Varistor,TVS等。这些防雷击器件价格较贵,且在一些防雷条件不完善的地区,即使采用这些防雷击器件,雷击电压仍有可能在Y电容上谐振出高电压而损坏电源电路中的元器件。雷击脉冲加在L/N对PE时,其等效电路如图1所示,其中R是共模电感的绕线电阻及NTCR电阻,PCB走线电阻的总和;L是共模电感的感量;C是所有Y电容的总和。
以上等效电路组成LCR串联谐振电路,当雷击脉冲输入的前300到500ns期间,LCR发生串联谐振,由于共模电感的感量较大(大概8mH到30mH)及Y电容(符合不同的安规要求有不同的规定)容量较大,其谐振周期较大,所以在此期间Y电容上的电压上缓慢长升。之后共模电感饱和,感量迅速减小,则谐振周期相应变小,谐振电流也相应突然增大,此电流对Y电容充电,使Y电容上的电压迅速达到大概两倍的输入电压,此时共模电感退出饱和,但此时雷击电压开始下降,此迅速下降的电压又使共模电感进入饱和,同样产生一个较大的反向电流,当电压下降到一定程度,共模电感退出饱和,同时电流也下降到较低值。如此可以反复几次。两倍的谐振过冲电压及谐振电流将流过连结L/N对PE地的Y电容,连结初级地和次级地的Y电容,变压器的杂散电容,及连结初级和次级的光耦。这样会对控制回路产生严重的干扰,甚致损坏元件。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实用可靠的防雷击电路,其能有效地阻尼雷击电压在电感类器件上谐振出更高的电压,从而降低雷击脉冲对电源的危害,达到防雷击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实用可靠的防雷击电路,其特征是:在电源输入线上的电感类器件两端并联上一串由两个背接稳压管串接电容、电阻组成的保护电路。
本实用新型在雷击脉冲施加到交流电源输入端时,让电感类器件不进入饱和区工作,电路结构简单,设计独特,具有较好的市场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习知电源电路雷击脉冲加在L/N对PE时的等效电路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电源L和N线上设置有保护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电源L线上设置有保护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电源N线上设置有保护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附图中:C902,C903是Y电容;L901是共模电感;C908,C909是X电容;NR901是减小开机冲击电流的热敏电阻;BD901整流桥;R900,R901,R902是关机时X电容的泄放电阻;F902是保险丝;
虚线框中的ZD9001,ZD9002,C9001,R9001;ZD9003,ZD9004,C9002,R9002是防止雷击脉冲期间共模电感饱和的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子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在背景技术的叙述中,我们知道为了提高产品的对雷击的免疫能力,我们必需减少Y电容上的谐振过冲电压。其中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对此谐振回路进行阻尼。然而为了有效地阻尼此有害的过冲电压及电流,一种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在雷击脉冲施加到交流电源输入端时,让共模电感不要进入饱和区工作。当电感的线圈两端施加一确定的电压时,线圈中电流将按如下规律变化,即:
经过一段时间后,电流上升到一定的值,电感将进入饱和工作区。所以也可以说电感两端施加的伏秒值达到一定值后,电感将进入饱和工作区。因此,只要控制施加在电感两端的伏秒值,使它低于电感临界饱和时的伏秒值,此电感将不会进入饱和工作区。
在本实施例子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实用可靠的防雷击电路,其特征是:在电源输入线上的电感类器件两端并联上一串由两个背接稳压管串接电容、电阻组成的保护电路。
这里较佳的,所述的电感类器件是共模电感,如果在所述共模电感的两端并联上一个电阻;此并联的支路,在雷击脉冲到来时,旁路掉共模电感的感抗,并且通过该电阻的电流将快速地向Y电容充电;而Y电容的充电,将使Y电容两端的电压快速上升;则加在共模电感两端的电压将减少,其相应的伏秒值也将降低。这样只要调整好此并联电阻的阻值,便可以有效地控制施加在共模电感两端的伏秒值,使其不要进入饱和工作区。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捷联电子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捷联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250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履带式牵引机
- 下一篇:太阳能语音交通提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