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煤矿井下用钢塑复合支护网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25049.7 | 申请日: | 2010-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107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0 |
发明(设计)人: | 徐永和;王伟学;王端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宏顺达塑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9/00 | 分类号: | E21D19/00;B21F2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10 | 代理人: | 唐忠庆;王明亮 |
地址: | 277012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煤矿 井下 用钢塑 复合 支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矿井下用钢塑复合支护网。
背景技术
在煤矿采掘生产活动中,常需要铺设人工假顶和护巷锚喷支护。目前,我国人工假顶和护巷锚喷支护普通使用菱形金属网或塑料网,由于煤矿井下含有大量易对金属产生锈蚀的酸碱及各种化学成分,所以金属网极易被锈化腐蚀,从而造成事故隐患,且金属网在使用时容易产生静电和火花而引起火灾、瓦斯爆炸,威胁安全生产,同时使用不够方便。而塑料网是由塑料带编织而成,网带之间是浮动交叉搭接,网孔为六边形或四边形,边为折叠编织收边,此种网的不足之处在于塑料网带之间的搭接是浮动的,当塑料网受力后,受力的网带不能很好地将力传递给周边的网带,造成变形、断带、抽带、网孔变大、局部破损等现象,以至造成大面积流矸、冒顶事故,危及矿工的生命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煤矿井下用钢塑复合支护网,以克服现有金属网或塑料网抗拉强度低、易变形、易被锈化腐蚀、安全性能差、使用不方便等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煤矿井下用钢塑复合支护网,包括纵向聚氯乙烯网带和横向聚氯乙烯网带,所述纵向聚氯乙烯网带与横向聚氯乙烯网带交叉焊接成网格状,且纵向聚氯乙烯网带与横向聚氯乙烯网带的内部沿纵长方向包覆有相互均匀间隔的四组钢丝,其中每组钢丝包括两根并排的钢丝,所述每根钢丝的直径为0.60mm;所述纵向聚氯乙烯网带与横向聚氯乙烯网带的宽度为10.5-11.5mm,纵向聚氯乙烯网带与横向聚氯乙烯网带的厚度为1.4-1.6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具有较高的拉断强度,由聚氯乙烯包覆钢丝编织成网,网结点粘接牢靠;网带延伸率小,受力均匀,有效避免网兜产生;重量轻,每平方米约1kg,减轻劳动强度,安装裁剪方便;安全性高,抗静电、阻燃,防止产生电火花。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煤矿井下用钢塑复合支护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煤矿井下用钢塑复合支护网带放大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中:
1、纵向聚氯乙烯网带;2、横向聚氯乙烯网带;3、钢丝。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用钢塑复合支护网,包括纵向聚氯乙烯网带1和横向聚氯乙烯网带2,纵向聚氯乙烯网带1与横向聚氯乙烯网带2交叉焊接成网格状;所述纵向聚氯乙烯网带1与横向聚氯乙烯网带2的内部均沿纵长方向包覆有相互均匀间隔的四组钢丝3,每组钢丝3由两根并排的钢丝构成,每根钢丝的直径为0.60mm;所述纵向聚氯乙烯网带1与横向聚氯乙烯网带2的宽度均为10.5mm-11.5mm,纵向聚氯乙烯网带1与横向聚氯乙烯网带2的厚度均为1.4mm-1.6mm。由于聚氯乙烯网带具有抗静电、阻燃的特性,从而提高了矿工工作环境的安全性,且网带1焊接成网状结构,使得网带延伸率小,受力均匀,有效避免网兜产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宏顺达塑业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宏顺达塑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250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儿科手臂静脉输液模型
- 下一篇:通用型矿用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