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夹具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25036.X | 申请日: | 2010-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772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2 |
发明(设计)人: | 席刚;郭芝忠;林岗;辛洪;吕林刚;杨明;李海利;崔育;何世祥;李茂君;廖培根;皮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利根(成都)精密模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1/00 | 分类号: | B25B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加工领域,具体来讲是涉及一种夹持圆形顶针的夹具。
背景技术
现在的电子产品、医疗器械类产品等精密塑胶产品体积越来越小,结构也越来越复杂,导致模具结构越来越复杂,其中,对顶针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在以前,产品上可能还有足够的平面来做普通顶针,但随着产品的面积缩小,3D立体面增多,越来越多的成型顶针出现在模具当中,这些成型顶针的特点是:一是有方向性,二是头部有产品特征,这就将顶针的加工要求提高到了何模具镶件一样高的层次要求。
同时,顶针又是易损件,更换频繁,因此,在模具的加工之中,成型顶针的加工是一个新的课题。众所周知,圆形顶针一般是直接购买标准件,因此,后序的加工面临的问题是如何进行固定。工件装夹时间和装夹的定位精度直接影响到加工的效率。
同样,还有一些圆形的镶件,在买回主体之后,也要做一些配合成型的特征,也会遇到如何装夹、固定的问题,装夹的速度和精度也直接影响加工的效率和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直径在0.4~12mm,高度在20~30mm以内的具有细小特征的任意待加工圆形顶针的夹具。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技术问题是这样解决的:一种夹具,主要由压紧块、V型块、连接压紧块和V型块的导向柱连接构成,所述V型块上与压紧块相邻接的一侧端面上设置有数个卡固不同尺寸大小的待加工圆形顶针的V型槽,所述压紧块和V型块上还开设有相互对应配合插合导向柱的导向槽,导向柱的两端分别插合于压紧块和V型块的导向槽中滑动配合。
所述压紧块的中部设置有调节压紧块和V型块之间间隔距离以夹紧待加工圆形顶针的锁紧螺栓,所述V型块上与压紧块相邻接的一侧端面的中部设置有内螺纹孔,锁紧螺栓设置有外螺纹的一端端头旋入于该内螺纹孔中旋接配合,锁紧螺栓的另一端端部套接有旋钮,所述旋钮由一个限位螺钉锁套在锁紧螺栓上。
所述夹具还包括一连接于V型块上顶接固定待加工圆形顶针的滑动底板,所述滑动底板的两侧设有限位滑动槽,限位固定螺钉穿过滑动底板上的限位滑动槽将滑动底板锁紧固定于V型块上。
所述导向柱的两端端头部位分别设有限位凸起,限位固定螺钉和另一限位螺钉分别旋入V型块和压紧块上的螺孔中并伸入到两个限位凸起之间形成的凹形区域中。
所述旋钮上还设置有防止旋转应力过大致使压伤待加工圆形顶针的背压球头柱塞,背压球头柱塞穿过旋钮的外壁并与套接于旋钮内的锁紧螺栓相连接。
所述限位滑动槽为两级阶梯状圆角矩形的槽孔,限位固定螺钉锁紧后,其外端面不超过滑动底板的外端面。
每相邻的两个V型槽之间均设置有提高V型槽侧应力的间隔区域带。
所述导向槽呈“凸”字形状。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有效解决了目前细小尺寸待加工圆形顶针的夹具装夹速度低下以及定位精度差的缺陷,有效提高装夹速度和装夹的定位精度,省时省工,间接提高了加工的效率和单位时间创造的经济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正面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背面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压紧块、2-导向柱、3-V型块、4-滑动底板、5-V型槽、6-待加工圆形顶针、7-旋钮、8-锁紧螺栓、9-背压球头柱塞、10-限位螺钉、11-限位滑动槽、12-限位固定螺钉、13-限位凸起、14-导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2、3所示,一种夹具,主要由压紧块1、V型块3、连接压紧块1和V型块3的导向柱2连接构成,所述V型块3上与压紧块1相邻接的一侧端面上设置有数个卡固不同尺寸大小的待加工圆形顶针6的V型槽5,所述压紧块1和V型块3上还开设有相互对应配合插合导向柱2的导向槽14,导向柱2的两端分别插合于压紧块1和V型块3的导向槽14中滑动配合;所述导向槽14呈“凸”字形状。
如图3所示,所述导向柱2的两端端头部位分别设有限位凸起13,限位固定螺钉12和另一限位螺钉10分别旋入V型块3和压紧块1上的螺孔中并伸入到两个限位凸起13之间形成的凹形区域中。每相邻的两个V型槽5之间均设置有提高V型槽5侧应力的间隔区域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利根(成都)精密模塑有限公司,未经宝利根(成都)精密模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2503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