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肛镜缝合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24152.X | 申请日: | 2010-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126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7 |
发明(设计)人: | 汪建平;黄美近;王辉;康亮;路婧;王磊;兰平;任东林;杨越雄;杨伟红;李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广州中大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04 | 分类号: | A61B17/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冯剑明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缝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肛镜缝合器。
背景技术
目前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具有手术简单、术后并发症少、康复快,符合肛门生理等优点,广泛用于脱垂痔、直肠粘膜脱垂的治疗。手术的效果与荷包缝合位置环切粘膜圈的均匀、完整性等直接相关,而环切粘膜圈的悬吊效果如何,关键是荷包缝合的高度与完整性,目前普遍使用的肛镜缝扎器施术时,需要多次转动肛镜缝合器,从而容易导致荷包位置高低不一,不在同一平面,缝针过深或过浅,缝合不匀,均影响治疗效果,针对上述问题,申请人发明了一种具有缝合孔的可提高缝合稳定和精准程度的扩肛缝合器。但是,该缝合器在使用时患者的肛肠黏膜易卡入缝合孔中,导致肛肠的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有效防止病人肛肠黏膜损伤的的肛镜缝合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肛镜缝合器,包括采用医用塑料制造的圆管状主体,主体尾部延伸手柄,所述主体的前端为圆锥形,所述主体的前部圆周表面上开有相互对称的左、右两个供缝针进出的缝合孔,还包括可套入圆管状主体内的内套,所述内套为圆管状,内套前端为圆锥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缝合孔两端与中心线形成的中心角为80°。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体、手柄及内套均为透明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肛镜缝合器由于在圆管状主体中套入有内套,内套的外表面可以与主体的内表面吻合,使得内套遮住圆管状主体上的缝合孔,在使用缝合器的过程中可防止肛肠黏膜卡入缝合孔,避免患者肛肠的损伤。
附图说明
下面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圆管状主体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肛镜缝合器,包括采用医用塑料制造的圆管状主体1,主体1尾部延伸手柄2,其所述主体1的前端为圆锥形,所述主体1的前部圆周表面上开有相互对称的左、右两个供缝针进出的缝合孔11,还包括可套入圆管状主体1内的内套3,所述内套3为圆管状,内套3前端为圆锥形,所述缝合孔11两端与中心线形成的中心角为80°。
本实用新型的肛镜缝合器由于在圆管状主体中套入有内套,内套的外表面可以与主体的内表面吻合,使得内套遮住圆管状主体上的缝合孔,在使用缝合器的过程中可防止肛肠黏膜卡入缝合孔,避免患者肛肠的损伤。此外,所述主体、手柄及内套均为透明体,可以直观地观察手术过程,便于医生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广州中大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广州中大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241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减速起动机
- 下一篇:一种燃气灶具的点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