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漂珠的抽吸分离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22444.X | 申请日: | 2010-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555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09 |
发明(设计)人: | 周小柳;张增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市圣诺科技有限公司;广西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07B7/01 | 分类号: | B07B7/01;B07B11/00;B09B3/00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荣久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3 | 代理人: | 张荣玖 |
地址: | 545006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抽吸 分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粉煤灰材料中的漂珠的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粉煤灰为煤粉燃烧后的细灰,是燃煤电厂排出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中的漂珠是一种玻璃状空心微珠,由于其具有直径小、质量轻、中空、隔热、绝缘、隔音、耐火、耐压、硬度高、无团聚及流动性好等特性,而有广泛的用途和附加价值。
从粉煤灰提取漂珠的生产工艺中,漂珠的浮选和收集是一个关键的过程。常规的漂珠浮选和收集过程为:粉煤灰灰浆→漂珠浮选→珠清洗→集珠→打捞→滤水→输送→干燥。在集珠工序中,通常采用刮珠板收集漂珠;在打捞工序中,一般采用漂珠打捞机进行打捞;在滤水工序中,通常是让漂珠停留在滤网自然滤水;在输送工序中,一般采用螺杆或传送带输送湿漂珠。该生产方法需要采用大型的浮选池,刮珠板,滤水器,输送湿漂珠的螺杆或传送带。湿漂珠由于是自然滤水,含水量一般达到15%—20%,收集后也需要消耗较大的能量对其进行干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漂珠的抽吸分离装置,使用该装置可以将从粉煤灰提取漂珠的生产工艺中的打捞、滤水、输送三个工艺合并成一个工序,大大地减少了工序数量、简化了生产过程,节约了能源;以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漂珠的抽吸分离装置,包括集珠池、漂珠抽吸管、风管、风机、集珠桶和阻水弯管,集珠池一侧的上部有溢流口,漂珠抽吸管一端的管口位于集珠池溢流口的上方,漂珠抽吸管的另一端与倒U字形风管的一边中部连接,风机与风管(3)连接并为其提供具有一定风速的风力,所述风机与风管的连接点位于漂珠抽吸管与风管的连接点下部,风管的该边管口下连接有一阻水弯管,倒U字形风管的另一边管口连接一漂珠出口管,集珠桶位于出漂珠口管下方。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的阻水弯管由双U字形管构成、其储水U形管的底部连接有一冲淤阀,在阻水弯管的出水管口连接有一出水阀;
所述漂珠抽吸管采用 PVC塑料空管,漂珠抽吸管与风管连接处的夹角α小于90°;
所述风管亦为PVC塑料管空管,管内壁连接有阻水板,阻水板与风管管壁的夹角β大于90°。
所述漂珠出口管有1-4个,对应的集珠桶的个数与漂珠出口管的个数相同;
所述集珠桶采用不锈钢或塑料制作,其底部及桶四周边有透水孔或透水缝,在底部及桶四周边内部装有不锈钢或塑料滤网。
本实用新型漂珠浮选抽吸装置中,所述集珠-即:漂珠收集是采用在集珠池的溢流口自然积聚的方法,利用漂珠比重比水轻的原理,采用风抽吸、输送的方式,由风机产生具有一定风速的风力(风速与风管管径粗细相关),漂珠抽吸管与风管连接的部位具有一定夹角,风通过风管时,漂珠抽吸管口产生合适的吸力将漂珠吸入漂珠抽吸管内再进入具有负压的风管内,由于漂珠与水比重不同,漂珠与水在风管中分离,漂珠从风管上部经过漂珠出口管管口进入集珠桶达到漂珠与水分离的目的;使漂珠的打捞、滤水、输送三个工艺合并、简化为一个抽吸工序,输送到干燥装置的湿漂珠含水量仅为7%—10%,大大地减少了工序数量、简化了生产过程,节约了能源。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之漂珠的抽吸分离装置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漂珠的抽吸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漂珠抽吸管管口与集珠池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是漂珠抽吸管与风管的接关系示意图;
图4是风管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图6是集珠桶结构示意图:
图5:主视图,图6: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漂珠的抽吸分离装置,包括集珠池1、漂珠抽吸管2、风管3、风机9、集珠桶5和阻水弯管6,集珠池1一侧的上部有溢流口11,漂珠抽吸管2一端的管口位于集珠池1溢流口11的上方,漂珠抽吸管2的另一端与倒U字形风管3的一边中部的A点连接,风机9与风管3的该边B点连接并为其提供具有一定风速的风力,所述风机9与风管3的连接点B位于漂珠抽吸管2与风管3的连接点A下部,风管3的该边管口下连接有一阻水弯管6,倒U字形风管3的另一边管口连接一漂珠出口管4,具有透水功能的集珠桶5位于漂珠出口管4下方,所述的阻水弯管由双U字形管构成,阻水弯管6的储水U形管的底部连接有一冲淤阀8,在阻水弯管6的出水管口连接有一出水阀7(参见图1-图2)。
所述集珠池1一般采用水泥制作、也可以采用塑料或金属材料制作,其一侧的上部有溢水口11,图2中12为液面线(参图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市圣诺科技有限公司;广西工学院,未经柳州市圣诺科技有限公司;广西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2244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带卷取带头入卷位可调结构
- 下一篇:汽车零件发泡胶自动粘贴烘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