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防雷插座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21989.9 | 申请日: | 2010-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561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倪向宇;李金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雷尔盾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6 | 分类号: | H01R13/66;H01R13/648;H01R13/5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防雷 插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插座,尤其涉及一种同时具有信号防雷和电源防雷功能的多功能防雷插座。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防雷插座基本上是单功能的,要不是作为电源接头使用,就是单独作为信号接头来使用,这种插座一般只适用于一种方式,而且大多不具备专业的防雷功能,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已经进入了网络信息时代,先进的网络、测量、控制、电信和计算机等电子产品,正日益广泛地应用于信息产业、交通运输、石油化工、电力和民用住宅的各种建筑物中。这些与微电子器件有关的仪器设备和电子电气,在其中大量的工作电压为几伏到几百伏的电子器件,普遍存在耐压低、敏感性高、抗扰度低等致命弱点,它们对雷电感应和操作过电压的耐受能力极为低下,很容易在雷击或过电压的情况下受到损害。防雷插座作为一种等电位连接的工具,能很好地保护设备免受过电压的损坏。由于终端电器设备的类型多样复杂,大致分为电源和信号两大类,细分的接口类型就更加多了,比如有电源接口,485控制信号接口,视频接口,RJ45和RJ11接口等等,针对如此多的设备类型和接口种类,为了达到防雷保护的目的,单一接口功能的防雷插座显然不能满足需求,如果同时使用多种接口类型的防雷器,势必会增加成本和占用更大的空间。因此提供一种功能全面,使用方便,同时具有专业防雷功能的插座就显得尤为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功能齐全、组合使用方便的多功能防雷插座。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防雷插座,包括插座外壳、信号防雷模块和电源防雷插座模块,所述的插座外壳上安装有数个信号防雷模块和电源防雷插座模块,所述的信号防雷模块和电源防雷插座模块均安装在插座外壳的插座孔中,插座外壳上可任意安装不同的信号防雷模块和电源防雷插座模块,所述的信号防雷模块和电源防雷插座模块的数量也根据需要而有不同。
所述的信号防雷模块和电源防雷插座模块均通过与接地端子相连接从而达到更好的防雷效果。
所述的信号防雷模块包括:信号面板、信号面板凸台、螺柱、挂钩、电子组件板、自攻螺丝。所述的信号面板上四周两对立面分别安装有两个信号面板凸台和两个挂钩,所述的螺柱安装在信号面板的四个边角上,所述的螺柱与信号面板成直角,所述的螺柱的另一端通过自攻螺丝安装有电子组件板。
所述的信号面板上可以通过开孔实现不同信号接口的安装。
所述的信号防雷模块安装在插座外壳上,所述的插座外壳上安装有外壳凸台,当信号防雷模块安插在插座外壳内部时,所述的挂钩正好勾住插座外壳,使得信号防雷模块无法脱落,所述的信号面板凸台顶住外壳凸台,使得信号防雷模块无法继续向内运动,此时信号防雷模块正好牢固地固定在插座外壳的插座孔中。
所述的信号面板上通过开孔可以安装485控制信号接口、视频接口、RJ45和RJ11接口等类型。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模块化设计,组合方便,功能更加齐全;
2、使用方便、适用范围更广;
3、有效的将防雷功能与其他功能相结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防雷插座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防雷插座的信号防雷插座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防雷插座的485控制信号接口的防雷模块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防雷插座的视频接口的防雷模块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防雷插座的RJ45或RJ11接口的防雷模块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防雷插座的信号防雷模块的侧面剖析图。
其中:1-信号面板凸台;2-挂钩;3-信号面板;4-信号接口;5-螺柱;6-电子组件板;7-自攻螺丝;8-接地端子;9-电源线;10-插座外壳;11-插座孔;12-外壳凸台;13-信号防雷模块;14-电源防雷插座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雷尔盾电气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雷尔盾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219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