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简易肩锁关节固定带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21972.3 | 申请日: | 2010-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921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发明(设计)人: | 曹培锋;孙勇业;李鹏;柏成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培锋;孙勇业 |
主分类号: | A61F5/05 | 分类号: | A61F5/0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100 山东省淄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简易 关节 固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骨科外固定的医疗器具,尤其是一种简易的肩锁关节固定带。
背景技术
在骨科创伤中,肩锁关节脱位是一种常见伤,特别是近年骑乘摩托车的国人群体越来越多,摔伤后极易导致肩部的损伤,肩锁关节脱位占肩部创伤脱位的12%,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有:绷带固定法、石膏条固定法、粘膏带固定法、肩锁固定器固定、肩锁固定带固定以及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和锁骨钩钢板固定等方法。切开复位手术内固定的方法创伤大,形成新的损伤,并且还要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非手术的一般方法容易产生滑溜肩现象固定效果较差,影响治疗效果。现有的几种肩锁固定器和固定带设计和操作都比较复杂,使用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临床上操作方便、简洁,固定效果好,使用广泛的肩锁关节固定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简易的肩锁关节固定带,包括加压块、提拉固定带、胸部固定带、上臂和肘部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压块为与肩锁部外形一致的略有弧形的硬质塑料,与皮肤接触的向下一面衬以软垫和包裹软质布料,向上与交汇在一起的提拉固定带和胸部固定带固定成一体,上臂束带和肘部束带环形缠绕固定于提拉固定带上。
上述的简易肩锁关节固定带,其中所述的提拉固定带为长1-1.2m、宽5-6cm的类似于军用打包带的偏硬质的布带,布带两端和其中一面缝合固定上尼龙搭扣,便于自身连接固定以及与束带连接固定。
上述的简易肩锁关节固定带,其中所述的胸部固定带也为长1-1.2m、宽5-6cm的类似于军用打包带的偏硬质的布带,布带两端缝合固定上尼龙搭扣,便于连接固定。
上述的简易肩锁关节固定带,其中所述的上臂束带和肘部束带为长30-35cm、宽3cm的布带,布带两端和其中一面缝合固定上尼龙搭扣,便于与提拉固定带连接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加压块可与锁骨外端紧密相贴,硬质塑料可保证有效的向下加压力量,软垫和软质布料可防止压破皮肤;提拉固定带向下牵压锁骨、向上提拉上肢,达到维持肩锁关节复位的目的;胸部固定带斜行拉向对侧腋部,可有效防止加压块和提拉固定带滑向肩外侧。提拉带和胸部固定带均可根据病人的体型调节长度,尼龙搭扣可以很方便的使提拉带和胸部固定带固定在任何长度上。上臂束带和肘部束带固定在上臂中下份和肘部,可有效防止提拉固定带向内、外侧滑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1加压块,2提拉固定带,3胸部固定带,4上臂束带,5肘部束带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简易肩锁关节固定带,包括加压块1、提拉固定带2、胸部固定带3、上臂束带4、肘部束带5,加压块1为与肩锁部外形一致的略有弧形的硬质塑料,与皮肤接触的向下一面衬以软垫和包裹软质布料,向上与交汇在一起的提拉带和胸部固定带固定成一体。提拉固定带2为长1-1.2m、宽5-6cm的类似于军用打包带的偏硬质的布带,布带两端和其中一面缝合固定上尼龙搭扣,便于连接固定以及与束带连接固定。胸部固定带3也为长1-1.2m、宽5-6cm的类似于军用打包带的偏硬质的布带,布带两端缝合固定上尼龙搭扣,便于连接固定。上臂束带4和肘部束带5为长30-35cm、宽3cm的布带,布带两端和其中一面缝合固定上尼龙搭扣,便于与提拉固定带连接固定。
具体使用时,请参阅图2使用状态示意图,首先将加压块1置放于肩锁部的锁骨外端处,并用手法向下加压使脱位的肩锁关节复位,将提拉固定带2前后绕过屈曲的肘关节拉紧,通过尼龙搭扣压紧固定;胸部固定带3自前向后绕过对侧腋部,在后背处拉紧固定;上臂束带4可用1-2条在上臂的中下份环绕固定;肘部固定带5在肘部斜行环绕固定。至此完成肩锁关节脱位的复位固定。
本实用新型在临床上主要应用于I-II度的肩锁关节脱位复位固定,也可应用于III度的肩锁关节脱位不能手术者以及锁骨外端骨折的病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培锋;孙勇业,未经曹培锋;孙勇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219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拓展式排爆机器人机械爪
- 下一篇:一种塑料抛光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