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清创床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21440.X | 申请日: | 2010-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960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发明(设计)人: | 陈洪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洪菊 |
主分类号: | A61G13/00 | 分类号: | A61G13/00;A61G1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2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清创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外科急诊用新型清创床。
背景技术
医院外科临床中,经常会收到一些急诊外伤病人,他们往往是头部、四肢或身体的其它部位受到不同创伤,这些病人在治疗的前期首先要进行创面的清理,把创伤部位的血液、体液、排泄物清理干净,由于现在使用的清创床床面是长方形平面结构,清创废弃物或清创液不好收集,在清创过程中极易污染患者、医务人员或周围环境,也容易感染患者伤口,对治疗效果产生不利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上述技术上的不足,提供一种便于冲洗、消毒液收集的新型清创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新型清创床,由床架、床板、床腿、万向轮、凹槽、约束带组成,其中,床架由不锈钢焊接而成,床板放在床架上,床板表面附有一层约3cm的海绵垫,海绵垫外包有一层人造革,床板的长约200cm,宽80cm;床架的两侧各装有两条床腿,床腿的下端设有万向轮;床板一头的中间部位设有一个外斜面的弧面凹槽,凹槽为不锈钢板做成,长约28公分,宽约25公分;床板中间设有两条横向的约束带。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受伤患者放在清创床上,受伤部位,如头、脚或手放于凹槽内,凹槽下方放一污水桶,在清创的过程中,血液、清洗液或消毒液顺凹槽流入污水桶,避免了污水污染患者、医务人员或工作环境,减少了医源性感染机会,保持了患者伤口的清洁,也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遇有狂躁型病人,可以系好约束带,将病人牢牢控制在清创床上,直至清创结束,万向轮方便病人转移,节省了抢救、查检的时间和人力。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使用方便,集污效果好,可有效解决清创过程中的污染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1、床架 2、床板 3、床腿 4、万向轮 5、凹槽 6、约束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床架1由不锈钢焊接而成,床板2放在床架1上,床板2表面附有一层约3cm的海绵垫,海绵垫外包有一层人造革,床板2的长约200cm,宽80cm;床架1的两侧各装有两条床腿3,床腿3的下端设有万向轮4;床板2一头的中间部位设有一个外斜面的弧面凹槽5,凹槽5为不锈钢板做成,长约28公分,宽约25公分;床板2中间设有两条约束带6。使用时,将受伤患者放在清创床上,受伤部位放于凹槽5内,凹槽5下方放一污水桶,在清创的过程中,血液、清洗液或消毒液顺凹槽5流进污水桶,避免了污水污染患者、医务人员或工作环境;遇有狂躁型病人,可以系好约束带6,将病人牢牢控制在清创床上,万向轮4方便病人转移,节省了抢救、查检的时间和人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洪菊,未经陈洪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214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