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膜穿孔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20556.1 | 申请日: | 2010-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191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03 |
发明(设计)人: | 张琳;吴华聪;张数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6F1/02 | 分类号: | B26F1/02;B26F1/14;B26D5/10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8 | 代理人: | 林捷华 |
地址: | 350019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膜 穿孔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领域,尤其是一种能够将地膜打出孔眼的手动地膜穿孔器。
背景技术:
随着农业集约化经营,机械化耕作的不断推进,以及劳动力成本的提高,机械插秧逐步被经营者所接受,政府也积极倡导,并推行地膜育秧技术和规范。该规范要求育秧时在地表下铺设带孔地膜,以利于秧苗生长和适应机械插秧的要求。由于育秧面积相对较小,带孔地膜需求量相对较小,厂商出于经济效益的考虑,到目前为止未能配套开发出适应育秧需要的地膜。育秧者或者种植者主要使用皮带冲孔器给地膜打孔,不但效率低,孔距不标准,且费工费时。如何设计一种简易高效的手工地膜打孔器即成本实用新型研究的对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打孔效率高、孔距规范的手动地膜穿孔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地膜穿孔器,包括矩形的刀模底板、导向板和刀柱板,其特征是导向板定位在刀模底板上,其间留有地膜穿过的间隙,刀模底板上至少固定有两导向杆,刀柱板活动套设在导向杆上,刀柱板向下至少定位有一排穿孔刀柱,刀柱能穿过导向板预留的导向孔并指向刀模底板的刀模孔,刀柱板与导向板或刀模底板间设有复位弹簧。工作时,将地膜穿过导向板与刀模底板之间的间隙,下压刀柱板,下行刀柱板驱动刀柱将地膜压向刀模孔,籍两者配合将地膜冲剪成孔。再借用人力或者复位弹簧力将刀柱板提起,刀柱缩回导向板内,进入下一穿孔程序。
所述两导向杆上分别套设有一翘板,翘板一端悬空出,另一端处在刀柱板与导向板之间、且能抵触及刀柱板下侧,翘板底部的导向杆上固定有支撑翘板的支点。翘板悬空部可供人力提出刀柱板之需,利用杠杆原理设计,使得提起更轻松。
所述翘板前端开设有一导槽,刀柱板边缘的一根刀柱能切入该导槽中形成限位结构,避免翘板左右摆动影响刀柱板提起操作。
所述导向杆为一螺栓,螺栓穿过刀柱板、翘板后锁固在刀模底板上,螺栓上旋设有一螺母作为支撑翘板的支点。
所述刀柱成T形结构,其动态穿过刀柱板预留孔中,T形头被挡在预留孔上侧,刀柱板上方固定有一压条,将刀柱的T形头夹设其中,形成动态定位,使刀柱有余量配合导向板的导向孔精确对准刀模孔。
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操作方便,劳动强度低,打孔效率高,且地膜穿孔孔径一致、分布均匀、孔距规范,符合地膜育秧和种植生产标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具体图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一种地膜穿孔器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一种地膜穿孔器立体示意图
图3一种地膜穿孔器剖面示意图
其中
1—刀模底板 11—刀模孔 2—导向板
21—导向孔 3—刀柱板 31—刀柱
310—T形头 32—预留孔 33—压条
4—小螺栓 5—导向杆 51—螺母
6—翘板 61—导槽 7—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和图3,地膜穿孔器,包括矩形的刀模底板1、导向板2和刀柱板3,刀模底板1上开设有刀模孔11,导向板2上开设导向孔21,导向板2焊固在刀模底板1上,保证导向孔21可靠对齐刀模孔11,引导刀柱31下行,准确切入刀模孔11,精确裁剪出膜孔;刀柱板3定位有至少一排的刀柱31,该刀柱31与导向板2上的导向孔21、刀模底板1上的刀模孔11形成——对应,该刀柱31成T形结构,其动态穿过刀柱板3的预留孔32中,T形头310被挡在预留孔32上侧,刀柱板3上方固定有一压条33,将刀柱的T形头310夹设其中,形成动态定位,以适应刀柱板3下行时,其自适应导向孔21。压条33通过两粒小螺栓4紧固在刀柱板3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未经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205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制作可加热地板砖的模具
- 下一篇:泡沫保温板压脚传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