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和附件炎的理疗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18189.1 | 申请日: | 2010-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032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13 |
发明(设计)人: | 李以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以国 |
主分类号: | A61M31/00 | 分类号: | A61M31/00;A61M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3000 山东省德州市德***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慢性 子宫 内膜 附件炎 理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一种医疗器械,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和附件炎的理疗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妇科领域对于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和附件炎的手段有很多种,但疗效都不满意,治愈率极低,有的患者对长期使用药物不易接受,副作用大,各种医疗康复器械也有多种,但大都是体外治疗,不能做到病灶直接给药,导致疗效不明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和附件炎的理疗装置,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包括T型管横臂、T型管竖臂、给药管、保护帽、冲洗孔,其特征在于T型管横臂和T型管竖臂连接为“T”型管,T型管横臂和T型管竖臂为中空的圆管,两个管互相连通,T型管横臂和T型管竖臂由金属银制成,T型管横臂和T型管竖臂的管壁上设置有冲洗孔,T型管竖臂的尾端设置有给药管,给药管与T型管竖臂的管腔连通,给药管的末端与保护帽的中心点连接,保护帽为半圆形帽状,给药管穿过保护帽中心点。操作过程为:由T型管横臂和T型管竖臂组成的银制的“T”型管内置于病人的宫腔内,给药管的尾端留置在宫颈口外,保护帽紧贴在宫颈口上用以防止细菌进入宫腔内,给药管的尾端通过保护帽的中心点穿出以备冲洗或给药,银制的“T”型管可通过银离子持续杀菌作用促使慢性炎症的康复,通过给药管给药或冲洗,药液从冲洗孔均匀溢出,有利于缓解炎症粘连,促使慢性子宫内膜炎和附件炎的康复,使用本装置属于物理疗法,长期应用无副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使用安全持久有效,无副作用,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减轻了病人的痛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中:T型管横臂1、T型管竖臂2、给药管3、保护帽4、冲洗孔5。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作以下具体的详细说明;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包括T型管横臂1、T型管竖臂2、给药管3、保护帽4、冲洗孔5,T型管横臂1和T型管竖臂2连接为“T”型管,T型管横臂1和T型管竖臂2为中空的圆管,两个管互相连通,T型管横臂1和T型管竖臂2由金属银制成,T型管横臂1和T型管竖臂2的管壁上设置有冲洗孔5,T型管竖臂2的尾端设置有给药管3,给药管3与T型管竖臂2的管腔连通,给药管3的末端与保护帽4的中心点连接,保护帽4为半圆形帽状,给药管3穿过保护帽4中心点。操作过程为:由T型管横臂1和T型管竖臂2组成的银制的“T”型管内置于病人的宫腔内,给药管3的尾端留置在宫颈口外,保护帽4紧贴在宫颈口上用以防止细菌进入宫腔内,给药管3的尾端通过保护帽4的中心点穿出以备冲洗或给药,银制的“T”型管可通过银离子持续杀菌作用促使慢性炎症的康复,通过给药管3给药或冲洗,药液从冲洗孔5均匀溢出。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中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以国,未经李以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181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固相萃取正压助滤浓缩装置
- 下一篇:吸氧计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