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RFID票卡闸门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17101.4 | 申请日: | 2010-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735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国贤 |
主分类号: | G07B5/00 | 分类号: | G07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立方律师事务所 11330 | 代理人: | 张磊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rfid 闸门 结构 | ||
1.一种RFID票卡闸门结构,其包括:
至少一个的闸门结构(10);
其特征在于:
所述闸门结构(10)是由呈中空管状的壳体(1);
设于所述壳体(1)的一侧外壁面的马达(2);
活设所述壳体(1)内、并与所述马达(2)连接和电连接、且能被马达(2)带动、能感测RFID票卡(20)是否存在的RFID承板(3);以及
设于所述壳体(1)内壁面底侧端、并与所述马达(2)电连接的感测装置(4)所组成;
所述RFID承板(3)是由两侧端与所述壳体(1)相对的内壁面活设连接的顶板(33),及设于所述顶板(33)底侧面、底面具有电线(35)的RFID电路板(34)所组成,所述顶板(33)的两侧端分别设有远离马达(2)的支承轴(31)及与马达(2)连接的传动轴(32),所述RFID承板(3)能于RFID票卡(20)落于其顶侧面时,经感测RFID票卡(20)状况后,让所述马达(2)带动,而使所述RFID承板(3)可于壳体(1)内旋转,以使所述RFID票卡(20)落下;
而所述感测装置(4)能感测所述RFID承板(3)是否旋转至定位,并能于RFID承板(3)旋转至定位时,控制马达(2)反转,让RFID承板(3)回归原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RFID票卡闸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是由前端具有开口(111)的第一壳体(11)及相应设于所述开口(111)处的第二壳体(12)所组成,而所述第一壳体(11)相对于所述开口(111)处的侧壁底端,设有凸出的支承座(13);
而所述感测装置(4)是由设于所述支承座(13)顶侧面的电路板(41);及设于所述电路板(41)顶侧面、能感测所述RFID承板(3)是否旋转至定位的感测组件(42)所组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RFID票卡闸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测组件(42)为下列之一:微动开关、近接开关、光电开关、超音波开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RFID票卡闸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相对于所述电线(35)处,设有能让所述电线(35)穿出、并能于内滑移的开槽(14);
而所述顶板(33)的底侧面两侧,还分别设有供感测装置(4)感测用的凸柱(33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RFID票卡闸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电路板(34)为下列之一:具读取数据与写入数据功能的RFID电路板、具读取数据功能的RFID电路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RFID票卡闸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2)为下列之一:步进马达、伺服马达。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RFID票卡闸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2)输出端与所述传动轴(32)的连接处,设有齿轮(21),而所述传动轴(32)的相对应处,更设有能配合所述齿轮(21)的内凹槽(321)。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RFID票卡闸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承板(3)、感测装置(4)与马达(2)间,还电连接能依RFID承板(3)和/或感测装置(4)所传递的讯号为依据、以操控马达(2)运作的控制装置(5)。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RFID票卡闸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5)内,还设有计时IC(51),所述计时IC(51)能计算RFID票卡(20)落于RFID承板(3)顶侧面后停留多久时间,并可于RFID票卡(20)停留超过所述计时IC(51)所设定的时间时,确认所述RFID票卡(20)未被取出,让控制装置(5)控制所述马达(2)运作,以回收所述RFID票卡(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国贤,未经王国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1710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SF6气体负荷开关辅助灭弧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气化铁道箱式AT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