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离合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15747.9 | 申请日: | 2010-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278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0 |
发明(设计)人: | 陶永芹;黄涛;张钦;张从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凯盛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43/06 | 分类号: | F16D43/06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刘星 |
地址: | 232058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离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为绞车等机械装置传递动力的离合装置。
背景技术:
在某些机械装置中设置有离合机构,如绞车中卷筒的离合装置多数采用拨叉和荆轮荆爪机构,这些结构的离合器零部件多,制造工艺复杂,拨叉易损坏,不灵活,故障率高,维修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故障率低、使用方便可靠的自动离合装置。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离合装置,包括主动轮、主轴和传动齿轮,主动轮和主轴固接,传动齿轮和主轴间隙配合,其特征是,主轴上开有螺旋槽,螺旋槽内设置有滑块,主轴上套有和其间隙配合的滑环,所述滑环和滑块固接,滑环外设置有预紧装置;所述传动齿轮的端面设置有螺旋齿,滑环的端面设置有和传动齿轮上的螺旋齿啮合的螺旋齿。
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的正反转,可方便地实现动力的接合或分离。当电机正转或反转、主动轮带动主轴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时,滑块在预紧装置预紧力的作用下,带着滑环沿螺旋槽移动,贴合或远离传动齿轮,实现动力的传递或分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零件少,操作方便,故障率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中标号:1主轴,2滑块,3紧固螺钉,4滑环,5铜套,6传动齿轮,7主动轮,8螺旋齿,9螺旋槽,10预紧螺栓,11刹车块,12支板,13连接孔,14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所述主轴1和主动轮7固接,主轴1上所开的螺旋槽9的截面为矩形,所述滑块2和螺旋槽9间隙配合,滑块2在螺旋槽9内可自由移动;套在主轴1上的滑环4将滑块2套在环内并通过紧固螺钉3和其固接。参见图2,所述预紧装置包括刹车块11和预紧螺栓10,刹车块11贴在滑环4的外表并通过预紧螺栓10调节其和滑环4之间的摩擦力;上述摩擦力即为预紧装置提供给滑块的预紧力;预紧螺栓10的前半部分为没有螺纹的光杆,刹车块11上设置有连接孔13,预紧螺栓10的前端插入连接孔13和刹车块11相连,连接孔13和预紧螺栓10之间设置有弹簧14,预紧螺栓10和支板12螺纹连接。这样,就可以通过旋转预紧螺栓10,来调整刹车块11和滑环4之间摩擦力的大小,从而调整预紧力的大小,最终实现滑块2在主轴1合适的转速下带着滑环4在主轴上移动。参见图1,所述传动齿轮6的轴孔内设置有耐磨的铜套5,铜套5和传动齿轮6过盈配合,铜套5和主轴1间隙配合;按图1所示、从左向右看的方向,当主轴1顺时针旋转时,滑块2带着滑环4在预紧装置预紧力的作用下右移,滑环4右移至端面上的螺旋齿和传动齿轮6端面上的螺旋齿8咬合在一起时,就实现了动力的传递,本实用新型处于接合状态;当主轴1逆时针旋转时,滑块2带着滑环4在预紧装置预紧力的作用下左移,滑环4端面上的螺旋齿和传动齿轮6端面上的螺旋齿8分离,传动齿轮6失去动力,本实用新型处于分离状态;通过开关来控制电机的正反转,就可方便地完成动力接合或分离的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凯盛重工有限公司,未经凯盛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157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处理Diameter协议消息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信息三维显示的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