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盘铣刀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13781.2 | 申请日: | 2010-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358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发明(设计)人: | 袁国钟;朱德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工业园区艺达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C5/20 | 分类号: | B23C5/20;B23C5/0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陆明耀;陈忠辉 |
地址: | 215122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铣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属板材的加工刀具,尤其涉及一种圆形的盘铣刀。
【背景技术】
在当今的机械加工领域中,用于金属切削的刀具通常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例如在军事工业、汽车工业中,通常需要利用刀具对一些难以加工的金属材料进行加工,使其满足工艺上的要求。
在切削刀具中,盘形铣刀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加工刀具,尤其是用于对金属加工材料的平面加工时,盘形铣刀的应用就更为普遍,在加工一些加工难度较高的机械零件时,对铣刀的消耗是非常之大的,很容易受损,使用寿命大大降低,而常见的铣刀通常包括刀柄及刀体,而所述刀体与所述刀柄是一体设置的,这样使得刀体在受损后,无法单独更换,而必须将整个刀柄一起更换,这必然增加了成本,使得刀柄无法再继续使用,而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而且,一体式盘铣刀由于材质都是金属,所以自身重量比较大,需要铣床或加工中心的夹持力也比较大。
鉴于上述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盘铣刀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盘铣刀,其可灵活更换刀体从而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盘铣刀,包括刀柄及位于刀柄一端的盘形刀体,所述刀柄设有一圆形底盘,所述盘形刀体与所述刀柄为分体设计,所述盘形刀体组装固定于所述刀柄的圆形底盘上。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刀柄进一步设有基部、自所述基部沿远离刀体的方向延伸出的锥形部,所述圆形底盘自所述基部向所述刀体延伸。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盘形刀体设有圆形边缘,该圆形边缘设有多个用以收容刀片的刀座槽,所述刀座槽内固定有刀片。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部呈圆柱形并设有一环形裙部,该环形裙部上设有一卡口。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盘形刀体沿圆周方向上开设有若干螺孔。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盘铣刀通过将刀体与刀柄分体设计,使得刀体在受损后可单独将其拆卸并更换,而无需更换刀柄,有效的降低了成本;并且将刀柄部分设计成重量较轻的塑胶件,可以有效地降低整个盘铣刀的重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盘铣刀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盘铣刀的局部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盘铣刀100,其包括长形的刀柄10及设于刀柄10一端之盘形刀体20,所述盘形刀体20与刀柄10为独立设置,非一体设置。
所述刀柄10通过旋转而带动其一端的刀体20旋转,由此实现对金属材料的加工铣削。所述刀柄10包括一圆柱形基部11、自所述圆柱形基部11沿远离刀体20的方向延伸出的锥形部12及自基部11向所述刀体20延伸的圆形底盘13。所述圆柱形基部11设有一环形裙部14及设于该环形裙部14上的一卡口15。所述刀柄10为硬质塑胶件。
所述刀体20呈盘形,其组装于所述刀柄底盘13的底面上,该盘形刀体20的圆形边缘上设有多个用以收容刀片的刀座槽21,所述刀座槽21内固定有用于铣削金属加工材料的刀片22,所述刀片22上设有固定孔23,用于收容螺钉以将刀片固定于所述刀座槽21内。所述刀体20沿圆周方向上设有若干螺孔24,并收容若干螺母以将所述盘形刀体20固定于所述刀柄10的底面上。由于所述盘形刀体20与所述刀柄10是分体设计,两者之间是通过组装固定在一起的,其组装方式为卡接或者螺纹固定连接。因此,所述盘形刀体20在受到损坏时,可以将其从所述刀柄10上拆卸下来进行更换即可,而无需更换刀柄10,如此,在盘形刀体20受损时刀柄10依然可以再次利用,这很大程度上节省了成本生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工业园区艺达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工业园区艺达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137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