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波天馈电磁耦合双调谐回路调配网络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11063.1 | 申请日: | 2010-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118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0 |
发明(设计)人: | 蒋泽斌;戚少凌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凌风天线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4 | 分类号: | H04B1/04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126 | 代理人: | 胡松涛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波 馈电 耦合 调谐 回路 调配 网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波天馈网络匹配系统的设计,具体涉及一种中波天馈电磁耦合双调谐回路调配网络。
背景技术
中波广播发射天馈系统中的天线调配网络几十年来均采用单回路调配网络,如“Г”型、型、“T”型或“П”型等单回路调配网络,这种单回路调配网络有很大的局限性。随着新技术的发展,需要减小中波天线的占地面积,中波天线需要矮化、小型化,矮化、小型化的中波天线占地小了,天线高度下降了,对于中波频段(531KHz~1602KHz)中850KHz以下的中波频率而言,天线经传统方式的单回路调配网络后其驻波比小于1.2的带宽太窄,远小于国标规定的驻波比小于等于1.2时,带宽B应大于等于9KHz的技术指标要求。这就给我们中波天馈系统的技术人员提出了新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波发射机天馈电磁耦合双调谐回路调配网络,以期解决传统中波天馈单回路调配网络的技术局限性以及中波小天线的技术难题,同时拓宽中波天馈调配网络技术的新领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中波发射机天馈电磁耦合双调谐回路调配网络,包括天线、载频、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三电感、第四电感、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和耦合电容,其特征在于:第四电感一端连接天线,另一端直接接地,第一电感与第二电感接地,且第一电感与第二电感为同名端绕制,第一电感与第二电感之间同时存在互感耦合M,第一电感与第一电容并联后再与耦合电容串联,且第一电感、第一电容、耦合电容与互感耦合M组成初级回路调谐在载频上;第二电感与第二电容并联组成并联回路,第四电感经第三电感、第三电容串联连接后与第二电感、第二电容、耦合电容及互感耦合M组成次级回路也调谐在载频上;第三电容与第二电感之间的接入点为部分接入,载频与第一电感之间的接入点也为部分接入。
同时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中波发射机天馈电磁耦合双调谐回路调配网络,包括天线、载频、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三电感、第四电感、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和耦合电容,其特征在于:第四电感一端连接天线,另一端直接接地,第一电感与第二电感接地,且第一电感与第二电感为同名端绕制,第一电感与第二电感之间同时存在互感耦合M,第一电感与第一电容并联后再与耦合电容串联,且第一电感、第一电容、耦合电容与互感耦合M组成初级回路调谐在载频上;第四电感经第三电感、第二电容串联连接后与第二电感、耦合电容及互感耦合M组成次级回路也调谐在载频上;第二电容与第二电感之间的接入点为全部接入,载频与第一电感之间的接入点为部分接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中波天馈单回路调配网络的技术局限性,解决了中波小天线的技术难题,拓宽了中波天馈调配网络技术的新领域。这种双回路网络还有以下四大优点:
1、与传统的中波天馈调配网络相比较,这种中波天馈电磁耦合双调谐回路调配网络在驻波比小于等于1.2的条件下,中波天馈电磁耦合双调谐回路调配网络的匹配带宽比传统匹配网络的匹配带宽增加了2倍多。
2、由于中波天馈电磁耦合双调谐回路调配网络的输入、输出端均由电感直接接地,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有几厘米宽的物理隔离,使天馈网络有很好的防雷效果。
3、在本台内若有几个不同频率的大功率中波发射,它们之间必有相互干扰,而本实用新型可以不另行增加克服互相干扰的阻塞网络或吸收网络,就可克服本台内各个频率之间的高频串扰。
4、因天气、气候的变化,干旱季节和雨季的影响造成中波天线技术参数发生变化,尤其是天线阻抗的虚部发生较大变化,若采用传统的匹配网络,就会造成天馈调配网络失配,造成天馈系统驻波比增大,使发射机不能正常工作。因此,不少中波台不得不在每年的春、冬季对中波天馈调配网络进行复查、重新调配,以保证安全播出。我们设计的这种新型调配网络解决了这一难题,天线参数变化造成的影响降低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若天线参数变化对传统调配网络的影响为100%,那么对本实用新型的影响只有5%左右,甚至更低。又因带宽较宽,发射机的工作就不会受影响。
本实用新型对传统调配网络而言有以上四大优点,这一技术的成功研发应用,对数字中波超带宽的技术要求,即在SWR≤1.4时,带宽B=±15KHz的技术要求开辟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本实用新型技术的推广应用必将对数字中波的发展起到良好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调配网络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调配网络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凌风天线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凌风天线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110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智能耳机的手机
- 下一篇:窄轨蓄电池永磁同步电机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