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传输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10833.0 | 申请日: | 2010-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198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03 |
发明(设计)人: | 王红斌;丁太平;曹文溪 | 申请(专利权)人: | 名硕电脑(苏州)有限公司;永硕联合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27/08 | 分类号: | B65G27/08;B65G4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赵蓉民 |
地址: | 215011***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传输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用于传输圆头杆状物件的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于现有螺丝传输轨道上,通常会设置电动毛刷或者直线电动拨杆以将螺丝传输轨道上不规则排列的螺丝剔除。然而,应用电动毛刷或者直线电动拨杆的结构较为复杂,且使用了过多的机械及电动控制结构,导致定期检修和维护成本的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传输装置,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传输装置,用于传输圆头杆状物件。传输装置包括基座、第一挡板以及第二挡板。圆头杆状物件设置于基座且沿传输方向移动。第一挡板固定于基座的一侧。第一挡板具有第一挡止部凸出于基座。第一挡止部与传输方向形成第一夹角。第二挡板固定于基座的另一侧。第二挡板与第一挡板交错设置。第二挡板具有第二挡止部凸出于基座。第二挡止部与传输方向形成第二夹角。第一夹角与第二夹角皆大于或等于30度且小于或等于60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传输装置利用交错设置的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即可将不规则排列的圆头杆状物件剔除。相较于先前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传输装置结构简单,无需电动控制结构,从而降低了成本。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传输装置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传输装置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传输装置1的示意图。图2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传输装置1的局部剖面示意图。请一倂参考图1与图2。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传输装置1用于传输多个圆头杆状物件2。然而,本实用新型对圆头杆状物件2的数目不作任何限定。于此,圆头杆状物件2为圆头螺丝。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此。于其它实施例中,圆头杆状物件2可为圆头铆钉。于实际应用中,传输装置1可应用于一自动螺丝机供应器。
于本实施例中,传输装置1包括基座10、第一挡板11、第二挡板12、压合件14以及震动件16。其中,圆头杆状物件2设置于基座10且沿一传输方向D移动。第一挡板11设置于基座10的一侧,第二挡板12设置于基座10的另一侧,且第一挡板11与第二挡板12交错设置。换言之,第一挡板11与第二挡板12为非正对地设置于基座10的两侧。压合件14位于基座10的上方。震动件16耦接于基座10以控制基座10震动。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此。
于本实施例中,基座10具有凹槽100。于此,当圆头杆状物件2规则地设置于基座10时,圆头杆状物件2的尾部位于凹槽100中。当圆头杆状物件2不规则地设置于基座10时,圆头杆状物件2的尾部或者头部会凸出于基座10的两侧。此外,利用震动件16控制基座10震动以带动圆头杆状物件2跟随基座10震动,从而使得圆头杆状物件2沿传输方向D移动。
于本实施例中,第一挡板11具有第一挡止部110凸出于基座10。第一挡止部110与传输方向D形成第一夹角A1。第二挡板12具有第二挡止部120凸出于基座10。第二挡止部120与传输方向D形成第二夹角A2。于此,第一夹角A1等于第二夹角A2,例如可为60度。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此。于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夹角A1亦可不等于第二夹角A2。
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夹角A1与第二夹角A2皆大于或等于30度且小于或等于60度。换言之,第一夹角A1的补角B1与第二夹角A2的补角(图未显示)皆大于或等于120度且小于或等于150度。
于本实施例中,第一挡板11与第二挡板12为金属板体,例如铁片。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此。
于本实施例中,压合件14位于基座10上方且沿传输方向D位于第一挡板11与第二挡板12的前端。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压合件14包括压条,其固定于基座10的侧壁且位于基座10的凹槽100的上方。于圆头杆状物件2沿传输方向D的传输过程中,当圆头杆状物件2通过第一挡板11与第二挡板12后,规则排列的圆头杆状物件2即进入压合件14下方。利用压合件14可避免规则排列的圆头杆状物件2由于基座10的震动而上下移动。
于本实施例中,震动件16为一震动器,其设置于基座10的下方。震动件16用于控制基座10震动从而带动设置基座10上的圆头杆状物件2沿传输方向D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名硕电脑(苏州)有限公司;永硕联合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名硕电脑(苏州)有限公司;永硕联合国际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108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柱状工件立放的双蜗杆输送线体
- 下一篇:零部件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