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层建筑用免冲式座便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06872.3 | 申请日: | 2010-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177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03 |
发明(设计)人: | 荀维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荀维波 |
主分类号: | A47K11/02 | 分类号: | A47K11/02;A47K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李海燕 |
地址: | 2258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层建筑 用免冲式座便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座便器,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高层建筑中的免清洗、节约水资源、避免环境污染,且能方便、省力的对齐进行处理的高层建筑用免冲式座便器。
背景技术
现在使用的座便器一般采用水冲式,使用后用水将排泄物冲刷到对应的管道排除,此种结构存在下列缺陷:1)结构复杂,每个用户都需要单独的管道,一旦管道的任一处发生故障或堵塞,则会造成返味,需要及时清理,而清理的难度较大,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地不便;2)用水量大:现在的冲水式座便器往往不管大便、小便,其用水量都一样,水资源浪费非常严重,而且座便器长时间使用后,一次冲水往往不能将排泄物冲洗干净,需要二次、三次的进行冲洗,无疑造成了水资源的进一步浪费,尤其对于水资源匮乏的西部地区,冲水式座便器更是显得不适用。
为此本人申请了专利申请号为2009200425114的专利申请,较好的解决了上述问题,但是该专利申请适用于离地面较近的区域,如果使用的地方离地面较高,则需要人工将其从高处运送至地面,非常的不方便,而且在运送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发出臭味,当不小心包装袋破裂时,臭味就不可遏止的向外扩散,影响整个建筑内的环境卫生,给使用者造成极大的尴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缺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申请号为2009200425114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将方案优化,以使其能适用于高层建筑的座便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在座便器座体开口处下方设包装袋,包装袋上设收紧装置,座便器底部和一纵贯建筑的管道连通,管道的下端设放置包装袋的容器。
进一步的,所述的管道侧部设有送风器。
进一步的,所述管道侧部周向均设有送风器。
进一步的,所述送风器处设有感应开关。
进一步的,所述管道下端和容器之间设有过渡的倾斜设置的挡板。
进一步的,所述的挡板为弹性挡板,弹性挡板的正下方设置有备用容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保持了申请号为2009200425114所提供技术方案产生的优点外,将其使用范围扩大化了,具体的说,产生了以下几个具体的优点:1)本实用新型的包装袋可通过管道下落至底部的容器内,而不用人工运送包装袋,极大的方便了使用者;2)在包装袋下落过程中,为了防止包装袋下落速度快,和容器产生强烈碰撞而使其破裂的缺陷,本实用新型设置了两道缓冲装置:其一设置了送风器,通过风的阻力降低包装袋的下落速度,为了更好的使用送风器,防止风能源的浪费,进一步的可设感应装置,当感应装置感应到有物体下落时,打开送风器,平时送风器则停止工作,高效的利用了风能,不产生浪费,同时送风器最好均设在管道的四周,以防止单个方向的风过大将其吹至和管道的侧壁产生碰撞;其二在管道的下端和容器之间设置倾斜设置的挡板,进一步降低了包装袋的下落速度;3)优化的,本实用新型的挡板为弹性挡板,当由于不小心将一些重物从管道落下,为防止其将包装袋压破,此时弹性挡板在重物的作用下,产生变形,从而使重物落至处于弹性挡板正下方的备用容器内,进一步的确保了包装袋的完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管道、2为座体开口、3为送风器、4为感应开关、5为挡板、6为容器、7为备用容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在座便器座体开口2处下方设包装袋,包装袋上设收紧装置,座便器底部和一纵贯建筑的管道1连通,管道1的下端设放置包装袋的容器6。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为:在管道1侧部周向设有送风器3,并在送风器3处设有感应开关4;进一步的,在管道下1端和容器6之间设有过渡的倾斜设置的挡板5;所述的挡板5为弹性挡板,弹性挡板5的正下方设置有备用容器7。
本实用新型座便器体本身的结构以及包装袋和座便器体的连接关系可参造申请号为2009200425114中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但其它基于此原理设置的不同形式的收紧装置亦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荀维波,未经荀维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068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