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磁继电器的包装容器以及电磁继电器的装料带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03531.0 | 申请日: | 2010-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474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李梦雨;汪家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欧姆龙控制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5/86 | 分类号: | B65D85/86;B65D7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31210 | 代理人: | 梅高强;吴龙瑛 |
地址: | 201206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 继电器 包装 容器 以及 装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继电器的包装容器以及包含多个这样包装容器的装料带。尤其涉及一种包括底部以及围绕该底部并与之相连成一体的侧壁的包装容器以及包含多个这样包装容器的装料带。
背景技术
以往的电磁继电器的包装容器,适用于尺寸细小的印刷基板用外L型表面安装电磁继电器,包括底部,以及围绕该底部并与之相连成一体的侧壁,该底部和侧壁做成平面。并且,当电磁继电器的端子放置到包装容器后,端子会与底部接触。虽然包装容器的底部和侧壁的抗压能力较高,但是当包装容器受到外部的极大的作用力后,有时端子可能会受到底部或侧壁的挤压后产生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鉴于上述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继电器的包装容器以及电磁继电器的装料带,能够进一步增强包装容器的侧壁和底部的抗压能力,更加有效地保护电磁继电器的端子,避免端子的变形。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1为,一种电磁继电器的包装容器,其中,该包装容器包括底部以及围绕该底部并与之相连成一体的侧壁,在所述侧壁的各侧部分上形成有等壁厚的凹凸条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2为,如技术方案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的包装容器,其中,所述凹凸条状结构从所述侧壁的顶部向所述底部延伸。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3为,如技术方案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的包装容器,其中,在所述底部的表面具有向上方突起的凸部,所述电磁继电器的底面设置有间隔排列的两列端子,当所述电磁继电器放置在所述包装容器内时,该凸部位于所述两列端子之间,并且所述凸部的顶端与所述电磁继电器的底面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4为,如技术方案3所述的电磁继电器的包装容器,其中,所述凸部的顶端与底部的表面之间的距离设定为,使所述电磁继电器与所述侧壁接触时各个端子的顶端与所述底部的表面不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5为,如技术方案3所述的电磁继电器的包装容器,其中,从上方俯视所述底部,所述凸部呈长条状,并且该凸部顶端的形状为平面。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6为,一种电磁继电器的装料带,其中,包括多个技术方案1-5所述的电磁继电器的包装容器,所述包装容器连接成至少一列。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7为,如技术方案6所述的电磁继电器的装料带,其中,各列内的包装容器间隔排列,各列包装容器间隔排列。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8为,如技术方案6所述的电磁继电器的装料带,其中,各列内的包装容器间隔排列,相邻的两列包装容器共用一侧壁。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9为,如技术方案6所述的电磁继电器的装料带,其中,各列内的相邻两个包装容器共用一侧壁,各列包装容器间隔排列。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所以能够增加包装容器的底部和侧壁的强度,提高抗压能力,并且能够使电磁继电器的端子离开包装容器的底部规定距离,从而避免包装容器的底部与端子接触而产生变形。本实用新型可以适用尺寸细小、较精密的电磁继电器,对电磁继电器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形态的包装容器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形态的当电磁继电器放置到包装容器中时沿图1的A-A线方向看到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形态的电磁继电器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形态进行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形态的包装容器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形态的当电磁继电器放置到包装容器中时沿图1的A-A线方向看到的剖面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形态的电磁继电器的仰视图。
如图1、图2、图3所示,装料带1包括多个包装容器2,这些包装容器2连接成一列。每个包装容器2包括底部3以及围绕该底部3并与之相连成一体的侧壁4,在侧壁4的各侧部分上形成有等壁厚的凹凸条状结构8。所谓的凹凸条状结构8是指,从侧壁4的一壁面看呈凹槽状,从与该壁面相反的另一壁面看与该凹槽对应的部分呈突条状。
在该底部3的表面具有向上方突起的凸部5。电磁继电器6的底面设置有间隔排列的两列端子7。当电磁继电器6放置在包装容器2内时,凸部5位于两列端子7之间,并且凸部5的顶端与电磁继电器6的底面接触。
凸部5的顶端与底部3的表面之间的距离设定为,使电磁继电器6与侧壁4接触时各个端子7的顶端与底部3的表面不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欧姆龙控制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欧姆龙控制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035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镜片光学取像镜头及其阵列
- 下一篇:双刀库双主轴的立式加工中心机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