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660KV直流输电线路导线用防滑型防震锤有效
申请号: | 201020050107.4 | 申请日: | 2010-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014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发明(设计)人: | 王恩久;张舒瑞;刘水明;张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泰昌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7/14 | 分类号: | H02G7/14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平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2 | 代理人: | 翟中平 |
地址: | 311106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660 kv 直流 输电 线路 导线 防滑 防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660KV直流输电线路导线用防滑型防震锤,属输电线路导线用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电力需求的不断增加,传统的超高压及特高压输电线路导线用防震锤为线夹本体与盖板通过螺栓固定而夹紧导线,随着长时间的运行及在复杂恶劣气象条件下的严峻考验,可能产生因螺栓松动而使导线握力不够,造成与导线滑移,从而失去对导线的防震保护作用。其次,±660KV直流输电线路采用1000mm2大截面导线,导线外径Φ为42.08mm,目前国内尚无相配套的防震金具
发明内容
设计目的:避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设计一种用于±660KV直流输电线路导线用防滑型防震锤。
设计方案:为了实现上述设计目的。±660KV直流输电线路导线用防滑型防震锤包括锤头、钢套管、钢绞线、线夹本体、预绞丝。钢绞线套入线夹本体的圆孔内,通过专用模具压紧。钢套管分别套在钢绞线内,再铆压成正六方形,套进防震锤的六方孔内,通过专用模具将套管做翻边铆压,与锤头六方外壁贴紧固定。预绞丝缠绕在线夹本体线槽内的导线外表面上。线夹本体内置曲线槽(传统的结构为预绞丝直接贴在线夹本体的外表面上,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容易产生疲劳松动),能与预绞丝有效紧密配合,且预绞丝之间不因受力而相互滑移,从而与线夹本体固定,线夹本体之外部分为预绞丝与导线的绞合接触,从而增大与导线的绞合面积,因此整套防震锤与导线永久固定。
技术方案:±660KV直流输电线路导线用防滑型防震锤,它包括超高压及特高压输电线路导线用防滑型防震锤,所述防震锤中的钢绞线套入线夹本体的圆孔内且通过专用模具压紧,钢套管分别套在钢绞线内且与防震锤锤头六方外壁贴紧固定,预绞丝缠绕在线夹本体线槽内的导线外表面上。
所述线夹本体内置曲线槽且与预绞丝紧密配合、固定。所述预绞丝与导线的绞合接触。所述钢套管分别套在钢绞线内且铆压成正六方形后套进防震锤锤头的六方孔内且翻边铆压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一是适用于1000mm2大截面导线,导线外径Φ为42.08mm;二是预绞丝与线夹本体的固定通过线夹本体内置曲线槽,使预绞丝更加牢固稳定的与之固定,不产生移动,不影响对导线的握紧力,并且施工安装方便,无须配置专用工具。
附图说明
图1是±660KV直流输电线路导线用防滑型防震锤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防震锤锤头、2-钢套管、3-钢绞线、4-线夹本体、5-预绞丝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附图1。±660KV直流输电线路导线用防滑型防震锤,它包括超高压及特高压输电线路导线用防滑型防震锤,所述防震锤中的钢绞线3套入线夹本体4的圆孔内且通过专用模具压紧,钢套管2分别套在钢绞线3内且与防震锤锤头1六方外壁贴紧固定,预绞丝5缠绕在线夹本体4线槽内的导线6外表面上。所述线夹本体4内置曲线槽且与预绞丝5紧密配合、固定。所述预绞丝5与导线6的绞合接触。所述钢套管2分别套在钢绞线3内且铆压成正六方形后套进防震锤锤头1的六方孔内且翻边铆压连接。将4根预绞丝5穿过线夹本体4的内置曲线槽与导线6绞合,从而达到对线夹本体4、导线6的固定。运行时,随着导线6因微风引起的震动而产生的能量传递至线夹本体4,线夹本体4通过固定的钢绞线3传递至两防震锤锤头1,两防震锤锤头1随着一起做相同频率的轻微震动,从而消耗能量。
需要理解到的是:上述实施例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路作了比较详细的文字描述,但是这些文字描述,只是对本实用新型设计思路的简单文字描述,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设计思路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实用新型设计思路的组合、增加或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泰昌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泰昌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0501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