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摇摆式童车无效
申请号: | 201020049920.X | 申请日: | 2010-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139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吴茂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茂盛 |
主分类号: | B62K9/00 | 分类号: | B62K9/00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周希良;徐关寿 |
地址: | 3221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摆式 童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童车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摇摆式童车。
【背景技术】
推行传统童车时,其座位呈平移式行走,它讲究移动的平稳性。众所周知,婴幼儿都有好动性,他们会对传统的童车感觉平淡无奇,久之便会产生厌倦心理。因此,基于上述状况,本申请人开发了多种能够增强承坐乐趣的动感童车,且已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报专利并被受理,如2009年7月4日,本申请人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了一种后单轮驱动的摇摆式童车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其申请号是200920124163.5。之后,本申请人又对上述后单轮驱动的摇摆式童车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进一步地研究,发现其还有待改进之处:1、当承载体不需作运动时,承载体会前后晃动,此状态下,婴幼儿承坐不舒适。2、承载体在作运动时,其弹力无法调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摇摆式童车,该童车的承载体作运动时弹力可调,而承载体不需运动时,被锁定,从而不会晃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摇摆式童车,包括承载体、推把、车底架、两后轮及转向前轮,两后轮设于车底架的后部,转向前轮设于车底架的前部,两后轮设于驱动轴的两端,第一后轮与驱动轴紧固配合,第二后轮是差速轮,差速轮与驱动轴转动配合,便于灵活转向;车底架后部转动式地安装一偏心轴;所述的驱动轴通过齿轮带动偏心轴转动,与驱动轴相连的齿轮为主动齿轮,与偏心轴相连的齿轮为被动齿轮,被动齿轮的直径大于主动齿轮,主动齿轮通过惰齿轮与被动齿轮啮合;承载体后底部两侧各开设摇晃孔,两侧的摇晃孔各与偏心轴两端的偏心处转动配合,偏心轴的转动带动承载体运动;为配合承载体的运动,车底架前部上方与承载体前部下方设摇摆机构;所述的承载体后下方设有锁定机构,当承载体不需运动时,其被锁定机构锁定,不会晃动。
所述的摇摆式童车,锁定机构包括锁定钩、扳手,锁定钩与扳手成一体状,并转动式地套于驱动轴;承载体后下部开有一个锁定孔,该锁定孔与锁定钩相适配。
所述的摇摆式童车,承载体与车底架间设有可调节弹力的弹簧装置。通过调节弹簧装置的弹力来调整承载体的起伏弹性,以适应各个不同体重承坐者的舒适度需求。
所述的摇摆式童车,弹簧装置包括上弹簧座、下弹簧座、V形弹簧,上弹簧座安装于承载体下部,下弹簧座安装于车底架,下弹簧座竖向形成数个不同高度、倾斜的插槽,所述V形弹簧的两端分别安装于上弹簧座、下弹簧座的插槽。
所述的摇摆式童车,弹簧装置包括导杆座、导杆套、导杆、螺旋弹簧、调节螺母,导杆座安装于承载体下部,导杆套安装于车底架,导杆的上端摆动式地安装于导杆座上,导杆的上部设有螺纹并旋入调节螺母,导杆外套螺旋弹簧,螺旋弹簧的上端部顶于调节螺母,螺旋弹簧的下端部顶于导杆套,导杆的下端插入导杆套内。
所述的摇摆式童车,偏心轴两端为曲拐,两曲拐各转动配合于承载体两侧的摇晃孔。
所述的摇摆式童车,主动齿轮和惰齿轮外套齿轮架,扳动齿轮架或移动齿轮架,使惰齿轮与被动齿轮相啮合或脱离。
本实用新型摇摆式童车的承载体具有两种状态,第一种是上下起伏、前后摇摆的动感圆滑运动,在此状态下,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通过调节弹簧装置的弹力来调整承载体的起伏弹性,以适应各个不同体重承坐者的舒适度需求;第二种为承载体平移式行走,此时,可以通过锁定机构将承载体锁定,使其无法晃动,婴幼儿承坐舒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摇摆式童车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拆去承载体时的俯视结构图。
图3为实施例一齿轮脱离啮合状态的局部结构图。
图4为实施例一齿轮脱离啮合状态的另一个局部结构图。
图5为实施例一齿轮啮合状态的局部结构图。
图6为实施例一齿轮啮合状态的另一个局部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摇摆式童车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二拆去承载体时的俯视结构图。
图示中:1、转向前轮,2、承载体,3、推把,4、车底架,5、主动齿轮,6、惰齿轮,7、被动齿轮,8、驱动轴,9、加强杆,10、曲拐,11、摇晃孔,12、螺旋弹簧,13、驱动轮,14、曲拐轴,15、齿轮架,16、主轴套,17、曲拐轴轴座,18、上凸耳,19、销轴,20、摇杆,21、销轴,22、摇摆孔,29、导杆座,30、导杆套,31、导杆,32、上弹簧座,33、V形弹簧,34、下弹簧座,37、差速轮,45、螺旋弹簧,46、锁定钩,47、扳手,48、锁定孔,49、调节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茂盛,未经吴茂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04992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