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活性炭法油气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044765.2 | 申请日: | 2010-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437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王万波;吕世国;梁若先;叶照坚;刘东明;杨立红;李敬东;王强;夏春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天源石化装备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5/00 | 分类号: | B01D15/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 23118 | 代理人: | 陈晓光 |
地址: | 150090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性炭 油气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活性炭作为吸附剂对炼油厂、油库进行槽车装油作业时产生的油气进行回收并转化成汽油再利用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各大炼油厂、油库进行火车汽车槽车装油作业时,均采用大鹤管或小鹤管等装油管路进行油液液面下装车。装车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油气,由槽车罐口直接排放到大气里,每进行一列火车槽车(48节左右)装油作业,挥发的油气量大约为0.3~0.87吨左右,造成能源浪费的同时,也对周围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而且装车作业现场油气浓度较高,不利于安全生产,也不利于操作人员的人身健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利用活性炭来进行油气回收的装置,以解决敞口装油严重污染环境、造成油气资源浪费和不利安全生产的问题。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活性炭法油气回收装置,其组成包括:槽车密封盖,所述的槽车密封盖里面连接油气管,所述的油气管连接活性炭罐的内腔,所述的活性炭罐的顶部连接尾气排放管,所述的活性炭罐底部通过管道连接抽真空机的入口,所述的抽真空机的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吸收塔的内腔,所述的吸收塔的底部通过管路连接富油泵的入口,所述的富油泵的出口通过管路连接储油罐,所述的储油罐通过管路连接贫油泵的入口,所述的贫油泵的出口通过管路分别连接所述的吸收塔和所述的抽真空机的夹套冷却管。
所述的活性炭法油气回收装置,所述的活性炭罐包括至少2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进行槽车装油作业时用槽车密封盖密封住槽车罐口,把大鹤管或小鹤管穿过槽车密封盖并做好密封工作,在活性炭罐中装入改性活性炭,装车过程中挥发在槽车内的油气在槽车内部形成一定的正压力,在此正压力的作用下,油气经油气管进入到活性炭罐中,在通过活性炭层时,装车油气中的纯油气被改性活性炭吸附,然后启动抽真空机,将吸附在活性炭中的纯油气吸出,同时实现活性炭的再生,使装置能重复运行,吸出的纯油气被抽真空机输送到吸收塔中,吸收塔利用成品汽油将纯油气冷凝液化成汽油,随成品汽油一起返回储油罐,实现油气回收作业。
2.本装置采用的活性炭为油气回收专用改性活性炭,具有非极性表面、疏水性和有机物性、孔性结构上要求高度发达的微孔结构等特点,且机械强度、抗酸耐碱化学稳定性好。
3.本产品将槽车装油作业时无序排放的油气,通过槽车密封盖及相应管线收集,并输送至相应装置,进行吸附、解吸、吸收,使油气变成成品汽油。
4.本产品具有回收率高、安全可靠、操作简单、尾气排放指标符合国家要求等特点。不会造成油气资源浪费,也有利于安全生产。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活性炭法油气回收装置,其组成包括:槽车密封盖1,所述的槽车密封盖里面连接油气管7,所述的油气管连接活性炭罐2的内腔,所述的活性炭罐的顶部连接尾气排放管9,所述的活性炭罐底部通过管道连接抽真空机4的入口,所述的抽真空机的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吸收塔3的内腔,所述的吸收塔的底部通过管路连接富油泵6的入口,所述的富油泵的出口通过管路连接储油罐8,所述的储油罐通过管路连接贫油泵5的入口,所述的贫油泵的出口通过管路分别连接所述的吸收塔和所述的抽真空机的夹套冷却管。
实施例2:
所述的活性炭法油气回收装置,所述的活性炭罐包括2台。在活性炭罐一进行吸附时,活性炭罐二进行脱附再生,活性炭罐二进行吸附时,活性炭罐一进行脱附再生,两个活性炭罐采用并联,可以使装置连续运行,确保装置工作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天源石化装备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哈尔滨天源石化装备制造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0447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钢三相分离器
- 下一篇:一种静态结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