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械插秧育秧盘无效
申请号: | 201020042634.0 | 申请日: | 2010-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120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7 |
发明(设计)人: | 武忠国;武官政;武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官政 |
主分类号: | A01G9/10 | 分类号: | A01G9/10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王薇 |
地址: | 131108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械 插秧 育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插秧育秧盘,是一种农用育秧工具。
背景技术:
农村春季农忙时节,特别是水稻插秧时期,因时间紧,人手少的农户会出现插不过来秧苗的情况,有的因地多劳力少只能靠别人或机械来完成,现在用育秧盘底为平底,秧苗的根都绞在一处,无论是人工插秧还是机械插秧都会伤根后出现大缓苗;特别是2009年由于低温影响,用机械插的秧苗大部分出现了晚熟、生长期不够用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械插秧育秧盘,其设计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廉,加快了插秧的速度,减少伤根,不大缓苗。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机械插秧育秧盘,其特征在于:育秧盘的底部均匀地分布有上口大,下底小的穴形碗,育秧盘的四个侧面设有加强筋;穴形碗可以是六棱形、半球形和锥体形。
所述的育秧盘的穴形碗为横向18个,纵向36个。
所述的加强筋的高2毫米,宽6毫米。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廉,加快了插秧的速度,减少伤根,不用大缓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所示,机械插秧育秧盘,其特征在于:育秧盘3的底部均匀地分布有上口大,下底小的穴形碗1,育秧盘的四个侧面设有加强筋2;穴形碗1可以是六棱形、半球形和锥体形。
所述的育秧盘的穴形碗1为横向18个,纵向36个。
所述的加强筋2的高2毫米,宽6毫米。
育秧盘在育秧时秧苗的主根在穴形碗1内生长,虽也有侧根会绞到一起,当人工插秧或机械插秧时可能会出现伤到侧根,但主根是生长在穴形碗1中的不会被伤及,因此插秧后缓苗速度快。育秧盘3的四个侧面设有加强筋2对整个育秧盘起到了加固作用,育秧盘3质量好可以重复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官政,未经武官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0426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