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圆盘剪用带钢辅助压紧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033031.4 | 申请日: | 2010-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449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方斌;顾希希;高玉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33/02 | 分类号: | B23D33/02;B23D19/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0 | 代理人: | 刘立平 |
地址: | 2019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盘 带钢 辅助 压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轧精整切边控制领域,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在前一设备带钢对中装置和后一设备切分剪之间进行带钢边部剪切的一种辅助压紧装置。
背景技术
在热轧精整作业中,有一种带钢宽度切边工艺,主要为了得到统一的带钢宽度尺寸和对边部不符质量要求的部分进行切除。如图1所示为该工艺的加工流程图,此工艺在作业过程中,主要由开卷机、矫直机、对中装置、圆盘剪、分切剪、张力辊、卷取机、钢卷小车等组成,来获得符合质量的钢卷。
宽度切边主要由需要圆盘剪、碎边机、压紧辊等主要设备组成。为保证切边的正常运行,在切边过程中必须一直有压辊压在带钢的表面,防止带钢由于来料浪形等板形缺陷在切边过程中向上拱起,导致切边过程中带钢跑偏、卡钢,造成钢卷报废和影响生产。根据目前热轧精整机组上圆盘剪压紧辊的使用情况,如图2和3所示,压紧辊通过横梁53两端的固定旋转点533安放在带钢51两端,横梁53具有横梁驱动轴531,通过连接在横梁下面的压紧轮532实现对带钢51的压紧,在带钢两侧设有用来对压紧的带钢进行切边的圆盘剪52。
对压紧辊的实际工作情况进行现场跟踪和进一步了解,发现目前的结构形式对切边的带钢表面质量和来料浪形等板形缺陷不能很好的控制,首先此机构的形式是气动控制的,在工作中单辊只能有上下二个动作,且高度不可调,导致有时存在压靠过紧,在带钢表面造成压痕,影响表面质量;有时又压靠过松,起不到压辊的作用,在运行中造成带钢跑偏,导致卡钢,造成钢卷报废和影响生产;而且圆盘剪刀片使用寿命短,导致剪刃更换频繁,影响到机组的连续作业。
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主要为以下几点:
1、一般轧钢的来料均是双边浪,目前单辊主要压在中间,对浪形较大的来料基本没有压靠作用;
2、在单辊压靠的作业过程中,由于单辊压靠高度不可调节的问题,常常会在带钢表面造成全长性的持续表面压痕,造成成品的质量问题。
3、现有结构维修更换压紧辊复杂,同时在作业中经常发生跑偏卡钢的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在剪切中能够有效防止带钢跑偏的辅助压紧装置;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紧压辊压紧力度可灵活调整的辅助压紧装置。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圆盘剪用带钢辅助压紧装置,包括有对带钢表面施压的压紧辊及驱动压紧辊的压紧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助压紧装置具有一个以上所述压紧辊6,待压紧带钢51两边位至少分别对应一个所述压紧辊;
所述压紧机构包括一垂直驱动装置,所述垂直驱动装置为一垂直设置的双出杆气缸10,用来驱动压紧辊或者连同整个压紧机构在垂直方向的上下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圆盘剪用带钢辅助压紧装置,当采用的是双压紧辊时,可以将两压紧辊分别安置在所述剪切带钢两侧边位对应的位置处;当然也可以在带钢中间等位置额外增加压紧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圆盘剪用带钢辅助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压紧装置具有二个所述压紧辊6,分别对应待压紧带钢51两边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圆盘剪用带钢辅助压紧装置,其中支持每一个压紧辊的压紧机构可以各自独立,也可以通过一个压紧机构来全面控制,分别采用压紧机构更容易对各压紧辊进行合理控制。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紧机构设置一水平驱动装置,该水平驱动装置为一水平设置的液压缸1,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头部通过连接销4连接所述垂直驱动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圆盘剪用带钢辅助压紧装置,该水平驱动装置可以控制压紧辊或者连同整个压紧机构水平位的移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紧机构包括一压紧辊框架5以及将所述压紧辊设置于该框架的定位销7。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垂直驱动装置包括一高度调节机构,所述高度调节机构为一与所述垂直驱动装置固定连接的调节丝杆3,调节丝杆3主要由丝杆30、螺接丝杆30上的夹持圈32、螺接丝杆30底端的锁紧螺母33、轴接丝杆30底端的辊轮支架56、编码器111、齿轮122、齿条121组成,编码器111经联接轴112与齿轮122相连,同时设在丝杆30上的夹持圈32又经圆轴113使齿条121与丝杆30保持竖直方向的同步移动,右旋丝杆30,相应带动齿条121、齿轮122动作,使丝杆30在框架内上下移动,带动压紧辊6作垂直上下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0330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笔形锉刀
- 下一篇:板材进料装置中的同步传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