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捣固镐的助力镐头无效
申请号: | 201020032039.9 | 申请日: | 2010-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813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夏雨;张沛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夏雨 |
主分类号: | E01B27/14 | 分类号: | E01B27/14 |
代理公司: | 长沙新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10 | 代理人: | 黄洪 |
地址: | 410214 湖南省长沙市高***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捣固镐 助力 镐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铁道筑路工具,特别是涉及一种铁道线路养护使用的捣固镐的助力镐头。
背景技术
目前铁道线路养护使用的小型内燃捣固镐是由汽油机带动偏心轴使镐体和镐头振动插入石碴而工作的。其不足之处是振源没有充分利用,所以捣固效果不佳,导致能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充分利用振动源提高捣固力的捣固镐的助力镐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包括镐头体,所述镐头体的顶部设置外螺纹,所述镐头体顶部设置沉孔,沉孔内安装助力块,且沉孔的内腔尺寸大于助力块的外形尺寸。
所述沉孔的顶部设置盖板,且沉孔与盖板构成的内腔尺寸大于助力块的外形尺寸。
所述盖板与镐头体顶部为螺纹结构,或者焊接结构。
所述助力块的横截面为圆形或者多边形结构,沉孔的内腔横截面与助力块相匹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合理,助力效果显著。适用于在各种类型的捣固镐上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左视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的A-A剖视放大示意图;
图4为一种现有技术的镐头。
图中:1-镐头体,2-盖板,3-沉孔,4-助力块,5-外螺纹,6-工艺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包括镐头体1,所述镐头体1的顶部设置外螺纹5,所述镐头体1顶部设置沉孔3,沉孔3内安装助力块4,且沉孔3的内腔尺寸大于助力块4的外形尺寸。
所述沉孔3的顶部设置盖板2,且沉孔3与盖板2构成的内腔尺寸大于助力块4的外形尺寸。
所述盖板2与镐头体1顶部为螺纹结构,或者焊接结构。实施例优选方案:采用焊接结构,焊接后打平焊缝。即:在沉孔3内放入助力块4后盖上盖板2,盖板2与沉孔3的顶部焊接后车平。
所述助力块4的横截面为圆形或者多边形结构,沉孔3的内腔横截面与助力块4相匹配。实施例优选方案:助力块4的横截面为圆形。
附图4为一种现有技术的捣固镐头,其镐头体1的顶部设置工艺孔6,工艺孔6的主要用途是降低捣固镐头的自重,与本实用新型的沉孔3的用途不同,尺寸也不同。还有部分的现有技术的捣固镐头,其镐头体1的顶部为实心。通过附图之间的对比可以看出,沉孔3有可能是在工艺孔6基础上改造的,也有可能是新制的,所以,沉孔3和工艺孔6是两个不同的技术特征。
实施例1:
沉孔3的顶部不设置盖板2,但助力块4的上行空间受捣固镐头安装座的限制。参考附图,镐头体1的顶部设置外螺纹5,该外螺纹5就是连接捣固镐头安装座的。捣固镐头安装座对应设置内螺纹匹配。受偏心轴底部和轴承下平面的限制。适应于利用现有镐头仅安装助力块,不需要作任何改动,便可提高设备振动力,增加冲击力。
实施例2:
沉孔3的顶部设置盖板2,盖板2用来限制助力块4的上行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充分利用振源,在捣固镐的工作部分即镐头设置二次振动装置,即:在镐头体1顶部设置沉孔3,沉孔3内安装助力块4,且沉孔3的内腔尺寸大于助力块4的外形尺寸。当镐头振动时,助力块4借助一次振动源的力量在沉孔3内撞击形成二次振动,两次振动叠加后,能够明显地增加镐头的振动力和冲击力,达到节能增效的目的。试验表明,提高捣固力度30-40%。
其次是振动力下移约了30mm,振动频率更高,容易插入石碴;上部操作减振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既可以改造新造的镐头,又可以改造库存的镐头。改造成本费用低于其改造后的获得的经济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夏雨,未经张夏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0320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复位多级缸起道拨道器
- 下一篇:提梁机的柔性轨道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