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碟式分离机轴承冷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023032.0 | 申请日: | 2010-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616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1 |
发明(设计)人: | 牟富君;王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巨能机械有限公司;巨能机械(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7/00 | 分类号: | F16C37/00;F16C35/00;B04B15/02 |
代理公司: | 宜兴市天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08 | 代理人: | 蔡凤苞 |
地址: | 21426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离 机轴 冷却 结构 | ||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是关于对高速碟式分离机轴承系统的改进,尤其涉及不改变轴承部位结构的轴承冷却结构。
背景技术
碟式分离机为高速旋转机械,转速通常在3000-6000转/分,由于分离机转速高又长期连续运行,转轴轴承温升较为严重,温升高达100℃左右。由于受分离机主轴结构的限制,在轴承室外面没有空间安装冷却系统,仅靠外界空气散热不能有效降低由于高速运转导致轴承过热。轴承温度升高,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例如影响机器运转精度,影响轴承使用寿命,并会给分离机高速旋转安全性带来安全隐患。人们为解决此问题,曾采取了多种改进措施,例如在轴承室1外套加工成齿状结构(图1),增加风扇冷却,但都没有彻底解决问题。上述不足仍有值得改进的地方。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在不改变原有基本结构,能有效降低分离机轴承温度,确保轴承使用寿命的碟式分离机轴承冷却结构。
实用新型目的实现,主要改进是将轴承室内壁径向挖一凹腔,成为一个密闭的冷却水腔,通过在两端设置接咀,形成冷却水循环,将轴承产生的热量带出,从而限制了轴承高速长期运转升温,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实现实用新型目的。具体说,实用新型碟式分离机轴承冷却结构,包插转轴和支承轴承,其特征在于轴承室壁内面径向挖有内凹,内凹轴向外两端与轴承隔套间有密封组成密闭空腔,密闭空腔连接有进出水通道。
由于受机械强度限制,内凹空间相对较小,为提高循环水冷却效果,一种较好是进出水通道设置于密闭空腔轴向两端。为有利于装配和维护,一种较好是在轴承室壁厚度加工有轴向孔,分别与外接管(一水通道)和密闭空腔一端连通。
实用新型碟式分离机轴承冷却结构,由于在轴承室与轴承隔套间加工有密闭冷却空间,以及连接循环水的进出通道,从而构成循环水冷却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不增加任何体积,通过通入循环冷却水,可以将轴承高速长期运转产生的热量带出,从而限制了轴承的温升,经试验实测,增加循环水冷却结构后轴承温升仅70℃左右,较原来的100℃下降了30℃左右,不仅延长了轴承使用寿命,而且使得分离机的运转精度有了明显改观,有效保证了分离机的运转精度以及延长了轴承使用寿命。
以下结合一个具体实施例,示例性说明及帮助进一步理解实用新型,但实施例具体细节仅是为了说明实用新型,并不代表实用新型构思下全部技术方案,因此不应理解为对实用新型总的技术方案限定,一些在技术人员看来,不偏离实用新型构思的非实质性增加和/或改动,例如以具有相同或相似技术效果的技术特征简单改变或替换,均属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已有技术轴承室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用新型轴承室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2,实用新型碟式分离机轴承冷却结构,在轴承室壁面1内侧面加工出一个径向内凹3,内凹轴向外两端与轴承隔套2间各增加两道密封圈6,使轴承室与轴承隔套装配后形成一个密闭凹腔。轴承室壁面轴向加工出有一盲孔10,盲孔分别与径向内凹3一端和外接管7连通,径向内凹3另一端连接有外接管4,与密闭凹腔共同组成循环水冷结构。分离机运转时,通过外接冷却水的循环同,将两端轴承5及8、9高速旋转产生的热量带走。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本专利构思及具体实施例启示下,能够从本专利公开内容及常识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一些变形,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意识到也可采用其他方法,或现有技术中常用公知技术的替代,以及特征间的相互不同组合,例如外接管位置的变化,冷却介质的改变,等等的非实质性改动,同样可以被应用,都能实现与上述实施例基本相同功能和效果,不再一一举例展开细说,均属于本专利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巨能机械有限公司;巨能机械(中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巨能机械有限公司;巨能机械(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0230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影像头
- 下一篇:电磁四通换向阀驱动阀阀体与支架的联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