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搅拌曝气机有效
申请号: | 201020022414.1 | 申请日: | 2010-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200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03 |
发明(设计)人: | 鞠炳辉;鞠小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天汇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7/00 | 分类号: | C02F7/00;C02F3/16;C02F3/20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 32210 | 代理人: | 唐纫兰 |
地址: | 214444 江苏省江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搅拌 曝气机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搅拌曝气机,用于污水处理领域。
(二)背景技术
目前,在污水处理领域,常用的搅拌曝气机有表面曝气机和鼓风曝气机,前者是在污水表面进行高速搅拌,使得气体溶于水中,后者是向水中通入加压气体,使得气体溶于水中,但两类装置均存在耗能大、溶气效率低的缺点,为克服上述缺点,有厂家将上述两类装置进行合并,如专利97222461公布的一种曝气搅拌机,能够有效降低能耗,但其整套装置较为庞大,安装不方便,且其溶气效果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溶气效率高的搅拌曝气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搅拌曝气机,包含有转轴、分散盘、布气管和电机减速机,所述转轴上端套有基座,所述基座固定于池顶上,所述转轴的顶部与电机减速机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分散盘套置于转轴的下端,所述分散盘盘面上设有若干弧形导流肋,所述分散盘底部环形面上设有若干刀片,所述转轴的底部套有一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固定于池底,所述布气管设置于分散盘下方,所述布气管上开有一进气口,所述布气管管壁上开有若干布气孔,所述布气管上套有若干固定环将布气管固定于池底。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为:
1)注水搅拌阶段:污水进入SER池并被搅拌曝气器进行全面搅拌(低速),不曝气。此时池中属于缺氧状态,这个阶段能帮助控制纤维状的细菌,并可去除营养物。
2)注水反应阶段:污水进入SBR池,搅拌曝气器同时进行搅拌和曝气(高速)。
3)反应阶段:进水结束,搅拌曝气器搅拌和曝气继续进行。为了节能或脱氮,曝气可间歇进行。
4)沉淀阶段:搅拌和曝气停止,因为无进水影响,污水和污泥可以在无干扰的情况下分离。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本实用新型搅拌曝气机由电机减速机驱动转轴旋转,转轴带动与其联接的分散盘,分散盘底部设置有刀片,在分散盘的下方布置圆形布气管。当电机减速机低速旋转时,布气管不充气,此时是进行搅拌;当电机减速机高速旋转时,布气管充气,分散盘底部的刀片由布气管上布气孔进入池内的气泡打碎成小气泡并快速与水溶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搅拌曝气机将搅拌与曝气有机结合成一套装置,大大降低了应用成本,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工作时分散盘底部刀片将由导气孔进入池内的空气切割打碎成微小气泡,更有利于空气溶于水中,提高空气的溶气效率。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分散盘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布气管结构示意图。
图中:转轴1、基座11、轴承座12;
分散盘2、导流肋21、刀片22;
布气管3、进气口31、布气孔32、固定环33;
电机减速机4。
(五)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搅拌曝气机,包含有转轴1、分散盘2、布气管3和电机减速机4,所述转轴1上端套有基座11,所述基座11固定于池顶上,所述转轴1的顶部与电机减速机4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分散盘2套置于转轴1的下端,所述分散盘2盘面上设有若干弧形导流肋21,所述分散盘2底部环形面上设有若干刀片22,如图2所示,所述转轴1的底部套有一轴承座12,所述轴承座12固定于池底,所述布气管3设置于分散盘2下方,所述布气管3上开有一进气口31,所述布气管3管壁上开有若干布气孔32,所述布气管3上套有若干固定环33将布气管3固定于池底,如图3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天汇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天汇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0224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污泥处理中的浓缩装置
- 下一篇:活化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