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上颌窦穿刺针无效
申请号: | 201020015801.2 | 申请日: | 2010-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179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03 |
发明(设计)人: | 李丽;李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丽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 |
代理公司: | 泰安市泰昌专利事务所 37207 | 代理人: | 姚德昌 |
地址: | 2715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颌 刺针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上颌窦穿刺针。
二、背景技术
目前,现用的上颌窦穿刺针由针体和套于针体外的针套组成,在使用过程中,先将针体套于针套内然后将穿刺针由前鼻孔伸入下鼻道,针尖落于距下鼻甲前端约1.5cm处使其紧靠下鼻甲根部,方向指向本侧上外并稍后,然后将针体抽出针体留下针套再进行下一步操作。
但穿刺过程中存在以下缺点:穿刺过程中,无法直观的掌握伸入鼻腔的穿刺针的具体深度,当穿刺针穿过上颌窦内侧壁穿刺部位后针体因无阻挡物突然快速向内滑动,通过手捏阻止滑动比较困难。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先用穿刺针由前鼻孔伸入下鼻道进行测量然后手持穿刺针根据事先约量的距离进行穿刺,一方面由于针套是光滑面,手容易打滑并失去约量距离,需重新测量或者试探性多次穿刺,另一方面此种约量误差大,精度低。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刻度且易阻挡的上颌窦穿刺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上颌窦穿刺针,包括针体,针体外套设有针套,所述的针套上设有刻度,针套外设有固定卡紧装置,所述的固定卡紧装置包括套设于针套上的环形挡圈,环形挡圈上沿其径向方向上至少均匀设有两个挡柱,其中至少有一个挡柱与环形挡圈为螺纹连接,环形挡圈上为螺纹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表现在:针套上设有的刻度可方便、精确的读取穿刺针的进入距离,直观准确的给医生信息。设有的固定卡紧装置可固定在针套上,当穿刺针穿过上颌窦时可方便的将穿刺针控制住,不会出内溜现象。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上颌窦穿刺针,包括针体1,针体外套设有针套2,所述的针套2上设有刻度,针套2外设有固定卡紧装置。
所述的固定卡紧装置包括套设于针套上的环形挡圈3,环形挡圈3上沿其径向方向上均匀设有三个挡柱4,其中一个挡柱4与环形挡圈3为螺纹连接,剩余两个固定连接在环形挡圈3上,所述螺纹连接中位于环形挡圈上的螺纹孔为螺纹通孔。
使用时,根据穿刺的深度调整固定卡紧装置在针套上的阻挡位置,然后旋紧挡柱,挡柱顶压住针套从而卡紧环形挡圈。
穿刺完成后,穿刺针因无阻挡物向内滑动,环形挡圈及挡柱由手指阻挡穿刺针快速停下,避免过度伸入对人体的伤害,最后将穿刺针取下,利用针套进行下一步的治疗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丽,未经李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0158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