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止旅行箱拉杆把手自动弹出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003363.8 | 申请日: | 2010-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640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建山 |
主分类号: | A45C13/26 | 分类号: | A45C13/2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周国城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止 旅行 拉杆 把手 自动 弹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防止旅行箱拉杆把手自动弹出的装置,尤指一种多节式旅行箱于旅行箱未正常受力撞击时,可防止其控制阀与外管定位孔脱离的防止旅行箱拉杆把手及内管自动弹出的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传统的旅行箱均设置有一可伸缩的拉杆把手,该拉杆把手的下方被固结一内管的顶端,而该拉杆把手上设置一控制键,该控制键可连动一固结于内管上的控制阀,进而可制该控制阀内的定位块得以横向位移,以达该限位块闭锁或脱离固结于旅行箱内的外管的卡掣孔,而使该内管得于外管内限位或伸缩位移,这样一来,当欲拖行该旅行箱时,控下该控制键,使该控制阀得以连动,并使其定位块呈横向内缩并与外管的卡掣孔脱离限位,而得以拉伸该拉杆把手及内管,以达拖行旅行箱的目的,反之,将该拉杆把手及内管往下压至预定位置时,该定位块至外管的卡掣孔相对位置时,可受弹性元件的推出,而卡掣于卡掣孔内限位,以达到拉杆内缩定位的目的,以利于搬运运送,然而,当旅行箱在搬运抛置的过程中,虽然并未按下该控制键,但拉杆控制阀的定位块仅受弹性元件的抵制,而当受非正常的撞击时,定位块所受的撞击力道大于弹性元件的弹力抵掣力道时,该定位块会因此而瞬间内缩位移,并与外管的卡掣孔脱离,而使拉杆把手及内管因而弹出,如此,除了造成工作人员的不便,更甚者,造成运送中的旅行箱与旅行箱的相互碰撞,而使该拉杆把手及内管弯折变形或断裂的情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创作人鉴于前述旅行箱所产生的各项缺失,基于其从事旅行箱拉杆设计及制造多年的经验,乃积极加以研究及改变,并经由多次的试验及改进,终得本实用新型的可防止旅行箱拉杆自动弹出的装置的产生。
即,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可防止旅行箱拉杆把手自动弹出的装置,该装置是在旅行箱拉杆内安装一负重块,当未按压拉杆把手上的控制键时,该旅行箱因受落地撞击时,该负重块得以向下位移,并使限位座的抵掣柱位移至抵压块的抵压端下方,而使该传动杆受重力而下压该抵压端时,该抵压端下方碰触抵掣柱而无法下压,使控制阀不会作动,可使拉杆把手及内管不会受外管的近底端内套设的弹性元件的弹力而弹出,而不会受到撞击而损坏或变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负重块的设置,使得该旅行箱受外力撞击时,而使该定位块不至与外管脱离,进而使其拉杆把手及内管不致弹出,而不会受到撞击而损坏或变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旅行箱拉杆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控制单元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控制单元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控制单元的组合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控制键下压时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负重单元作动时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把手座组
11-把手座 12-外管
2-把手组
21-拉杆把手 211-控制键
22-内管
23-传动杆
3-控制装置
31-左壳体
311、312-透孔
32-右壳体
321、323-透孔 322、324-套结柱
33-负重单元
331-限位座 332-枢结块
333-抵掣柱 334-负重块
335-弹性元件
34-控制单元
341-抵压块 342-抵压端
343-中心柱 344-连接段
345-弹性元件 346-传动件
347-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为达上述的目的,兹就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内容及其特征,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后,相信能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及其产生的功效,作更进一步的了解。
请参阅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包含有一把手座组1、一把手组2及一控制装置3,其中:
一把手座组1,可供把手组2的顶端容设,该把手座组1是在一把手座11底端固设一外管12,该外管12的近底端内套设有弹性元件;
一把手组2,是在一拉杆把手21上设置一控制键211,而该拉杆把手21的底端螺设一内管22,该内管22内则容置一传动杆23,该传动杆23可抵制于控制键211的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建山,未经王建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0033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户外作业用电风扇
- 下一篇:用流水的水能为动力的水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