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抛物面天线无效
申请号: | 201020002152.2 | 申请日: | 2010-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767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8 |
发明(设计)人: | 谢辉;郭智力;蒲仕明;肖凌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9/18 | 分类号: | H01Q19/18;H01Q1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何文彬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抛物面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抛物面天线。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的迅猛发展,微波通信站点的需求量急剧增加,导致微波站点的分布越来越密集,使得天线后瓣信号对相邻站点的通信信号的影响日益明显。为了有效地减小天线后瓣对其相邻站点的干扰,尽可能提高微波站点的密集度以满足日益庞大的通信需求,微波系统对天线的前后比要求越来越高,需要对其进行优化。其中,天线前后比是指天线主瓣与角度为180°±40°范围内最大的辐射电量的差值。
现有技术中提出了一种优化天线前后比的方案,参见图1,在抛物面天线的反射面上增加了天线围边104,减少了到达天线背后的电流量,从而提高了天线的前后比。
发明人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现上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缺点和不足:现有技术中需要将天线围边加得很高才能有效的提高天线的前后比,使得天线体积非常庞大,不能较方便的安装天线,缺少灵活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减少天线的体积,提高天线的前后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抛物面天线,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提供了一种抛物面天线,所述天线包括:反射面、馈源、副反射面、天线围边,所述馈源位于所述反射面的底部中心,所述副反射面位于所述馈源的顶部,所述天线围边位于所述反射面的顶部边缘;所述天线还包括:扼流槽,
所述扼流槽为一凸型环,所述凸型环的内径与所述天线围边的外径一致,所述扼流槽位于所述天线围边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天线围边上增加扼流槽,增加了表面电流的传输距离、并反射掉部分表面传输电流,使其减少了到达天线背后的电流量,以此提高了天线的前后比,减少了天线的体积,使实际应用中的安装更加简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抛物面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抛物面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抛物面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抛物面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抛物面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01:反射面;102:馈源;103:副反射面;104:天线围边;105:扼流槽;105a1:底面;105a2:高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为了减少天线的体积,提高天线的前后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抛物面天线。
参见图2,该抛物面天线包括:反射面101、馈源102、副反射面103、天线围边104、扼流槽105。
馈源102位于反射面101的底部中心,副反射面103位于馈源102的顶部,天线围边104位于反射面101的顶部边缘;扼流槽105位于天线围边104的外侧。
参见图3,扼流槽105为一凸型环,凸型环的内径与天线围边104的外径一致,凸型环的外径大于天线围边104的外径,凸型环的外径等于凸型环的内径和扼流槽的两个槽宽W之和。
扼流槽105可以通过直接建立模型或二次弯曲加工生成,或采用其它的生成方式来实现,具体实现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可以采用将扼流槽105和天线围边104铸模成一体的方式,也可以通过焊接、铆接或螺钉固定等方式,还可以采用其它的方式将扼流槽105固定在天线围边104的外侧,具体实现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其中,扼流槽105位于天线围边104垂直方向的任意位置上,参见图3,扼流槽105可以位于天线围边104的底部,参见图4,扼流槽105位于天线围边104的中部,参见图5,扼流槽105位于天线围边104的顶部,还可以位于天线围边的其它部位,具体实现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通过增加了扼流槽105可以实现表面传输电流的三次衰减,具体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0021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压切割专用管
- 下一篇:单缸双液轻便型注浆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