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婴儿床折收定位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000012.1 | 申请日: | 2010-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307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陈宗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宗林 |
主分类号: | A47D7/01 | 分类号: | A47D7/01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39 | 代理人: | 孙刚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婴儿 床折收 定位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婴儿床折收定位机构,其包括旋转盖、组合块、支架组所构成,主要用于婴儿床底部的折收。
背景技术
按,习用技术的婴儿床的底部枢接装置,如中国台湾专利申请案第095218788号,一种婴儿床的底部枢接装置,其至少包括:
一枢接座本体,周缘设有复数组对应且呈放射状,向外延伸的枢接部,各枢接部可分别枢接于一底支撑杆的一端部,并使各底支撑杆的另一端结合于婴儿床周缘的支脚中段,而于其中至少一组枢接部衔接底支撑杆部位的下方设有插缝,且于枢接座本体顶侧周缘二对应位置设有可容置弹性元件的凹孔,且使该弹性元件向上顶顶一弹性销;
一上座板,盖合于该枢接座本体顶侧中央,于该上座板上设有二由周缘对侧向内平行延伸的横向容置槽,可供分别容置一弹性元件;
一盖片,盖合于上座板上,于该盖片底侧设有二延伸槽道分别对应于上座板的横向容置槽;
二卡掣元件,略呈L形弯折,其一端可分别反向深入该盖片的二延伸槽道内,并压掣于枢接座本体的弹性销顶端,于该卡掣元件端部接触于弹性消部位的旁侧横设有一挡止部,可抵触于该上座板的横向容置槽内弹性元件的外端部,而该卡掣元件的另端则设有向下且横向弯折的插嵌部对应于该枢接枢接座本体的插缝,使该二卡掣元件可受外力作用而改变插嵌部插入枢接座本体的插缝与压缩各弹性元件状态。
其上述构件,系用按压的方式将卡掣元件自枢接座本体退出来达到解除固定的目的,但用按压方式易造成婴儿床在折收上的困难,且在折收或是在使用上都需将卡掣元件按压才可固定或解除婴儿床。
其上述习用的技术,所设置的按压方式易造成婴儿床在折收上的困难,且在折收或是在使用上都需将卡掣元件按压才可固定或解除婴儿床。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婴儿床折收定位机构,该定位机构能够使婴儿床底部避免卡合固定不完全,便于婴儿床的折收和定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婴儿床折收定位机构,其包括旋转盖、组合块、支架组;
旋转盖由盖体、容室、勾挂部、凸块、提把组成,其盖体为一体成型的物件,在盖体内部设置有容室,使旋转盖具有自动复归作用的弹性件设置在容室内,在盖体的侧边设置有勾固支架组的对合杆的勾挂部,在盖体的上方设置有凸块,其凸块与提把相组设;
组合块由本体、延伸块、贯穿槽、凹槽组成,其本体为一体成型的物件,在本体上端两侧设置有延伸块,在延伸块上端凸设有与旋转盖的容室相组设的凸柱,在本体中间处设置有供支架组的对合杆贯穿组合的贯穿槽,在贯穿槽侧边设置有与支架组的支架相组合的凹槽;
支架组由支架、对合杆所组成,其支架为设在组合块侧边且两相对称的支撑杆件,其对合杆设置在组合块的贯穿槽内,其支架组的杆件均设置有支架固定栓进行固定。
其中,旋转盖的容室上端设置有与组合块的延伸块相组合的旋转槽。
其中,容室的旋转槽为外观呈弧形条状的沟槽。
其中,旋转盖的勾挂部侧面设置有导引支架组的对合杆自动勾挂卡合的一倾斜的导引面。
其中,旋转盖的提把在侧边设置有贯穿的提把孔,由固定栓将凸块与提把相固定,提把旋转盖体从而使勾挂部勾挂支架组或解除勾挂支架组。
其中,组合块的延伸块上端的凸柱中间处设置有与回转栓相固定的凸柱孔,其回转栓与旋转盖的容室的旋转槽相组设。
其中,支架组的对合杆的一端设置有呈半圆形的对合端,两对合杆将对合端相互对合并设置在组合块的贯穿槽内,对合杆形成单一弯折的管件并供旋转盖的勾挂部勾挂固定。
通过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由旋转盖以及勾挂部的勾固动作,可使婴儿床底部的支架组稳固并正确的勾挂固定,且不易使支架组脱勾造成固定不完全的现象,而且本实用新型构造简单、操作容易,不易产生使用上的不便,大大方便了婴儿床的折收和定位。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组件分解程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块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的婴儿床侧面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的旋转作动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的旋转作动剖面示意图;
图7:本实用新型的折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婴儿床折收定位机构,[请参阅图1]其包括旋转盖1、组合块2、支架组3;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宗林,未经陈宗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0000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纵剪机磁粉制动器多辊防擦伤装置
- 下一篇:太阳能遮阳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