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TFT显示的嘧啶类液晶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010623977.0 | 申请日: | 201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403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发明(设计)人: | 杭德余;陈海光;姜天孟;杨春燕;王广涛;储士红;田会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八亿时空液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19/44 | 分类号: | C09K19/44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加岭;张庆敏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tft 显示 嘧啶 液晶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组合物,具体涉及一种含有嘧啶类液晶化合物的液晶组合物。本发明中涉及的液晶组合物特别适用于制造快速响应TFT液晶显示器件。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伴随液晶的发现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道路。1888年奥地利植物学家Friedrich Reinitzer发现了第一种液晶材料安息香酸胆固醇(cholesteryl benzoate)。1968年美国RCA公司R.Williams发现向列型液晶在电场作用下形成条纹畴,并有光散射现象。G.H.Heilmeir随即将其发展成动态散射显示模式,并制成世界上第一个液晶显示器(LCD)。七十年代初,Helfrich及Schadt发明了TN(Twisred Nematic,扭曲向列型)原理,人们利用TN光电效应和集成电路相结合,将其做成显示器件(TN-LCD),为液晶的应用开拓了广阔的前景。七十年代以来,由于大规模集成电路和液晶材料的发展,液晶在显示方面的应用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1983~1985年T.Scheffer等人先后提出超扭曲向列型(Super Twisred Nematic:STN)模式以及P.Brody在1972年提出的有源矩阵(Active matrix:AM)方式被重新采用。特别是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逐渐显露出优势的地位,其应用领域不断扩展,从手机、笔记本电脑、监视器到电视机,应用尺寸跨越了1.8-50in的主要显示领域。TFT-LCD行业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
TFT-LCD技术和最初的产品在欧洲和美国生产,但其大规模产业化应用由日本完成,1993年韩国开始介入TFT-LCD产业,并很快获得了较强的竞争力,1998年中国的台湾地区开始加入了该行业,到2005年在产业规模上几乎占据半壁江山,但从整体布局来看,目前中国在该产业中的重要地位不断显现。
目前,TFT-LCD产品技术虽然日渐成熟,能成功地解决视角、分辨率、色饱和度和亮度等技术难题,其显示性能已经接近或超过CRT显示器,大尺寸和中小尺寸TFT-LCD显示器在各自的领域已逐渐占据平板显示器的主流地位,但是受液晶材料本身的限制,TFT-LCD仍然存在着响应速度不够快,电压不够低,电荷保持率不够高等诸多缺陷。因此从液晶材料本身出发,开发出快速响应、高电荷保持率的TFT液晶混合物成为行业中的热点也是难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TFT显示的嘧啶类液晶组合物,其含有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
(1)第一组分包含通式Ⅰ及Ⅰ*所代表的化合物,其含量为1-80%,具体即1%≤Ⅰ+Ⅰ*≤80%,其中Ⅰ、Ⅰ*含量不为0;
(2)第二组分包含通式Ⅱ、Ⅲ和Ⅳ所代表的化合物,其含量为1-60%,即1%≤Ⅱ+Ⅲ+Ⅳ≤60%;
(3)第三组分包含通式Ⅴ和Ⅵ所代表的化合物,其含量为0-40%,即0≤Ⅴ+Ⅵ≤40%;
(4)第三组分包含通式Ⅶ和Ⅷ所代表的化合物,其含量为0-20%,即0≤Ⅶ+Ⅷ≤20%;
(5)占上述各组分总含量0.05-0.5%的旋光性组分;
本发明所述液晶组合物第一组分中包括的通式Ⅰ及Ⅰ*所表示的液晶化合物为下述结构:
其中,R1、R2、R3彼此独立的表示1-12个碳原子的烷基,其中部分CH2基团可被-O-替代或2-12个碳原子的烯基;L1、L2及L3彼此独立的表示-H或-F;
第一组分中通式Ⅰ和Ⅰ*具体为下列结构的化合物:
其中,R1、R2彼此独立的表示1-7个碳原子的烷基或2-7个碳原子的烯基;更适宜的碳原子个数为≤5。第一组分含量为5%≤Ⅰ+Ⅰ*≤75%,更理想为10%≤Ⅰ+Ⅰ*≤70%,其中通式Ⅰ所示的化合物含量1-30%,较优异为5%-30%,Ⅰ*所示的化合物含量为1-60%,进一步为5%-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八亿时空液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八亿时空液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239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导频序列的生成方法
- 下一篇:60Hz湿冷汽轮机末级动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