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动态调度批处理任务的方法和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619141.3 | 申请日: | 201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416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何凯;何发亮;刘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48 | 分类号: | G06F9/4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李湘;高为 |
地址: | 20013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动态 调度 批处理 任务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并且尤其涉及批处理任务的动态调度。
背景技术
批处理任务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无须人工干预而执行系列程序的作业。现有的批处理任务调度系统关注对任务的定时调度,但是当某些任务的执行时间超出预期时,会导致多个任务并行执行,如果任务消耗系统资源过多还可能导致死锁甚至系统崩溃。传统的顺序按时调度对于轻量级的批量任务可保障可用资源的充裕,却有可能会造成系统资源的浪费和工作效率低下;对于大型任务的调度缺乏可控性,难以做到及时的暂停、重启和续作等调度操作。
因此,需要一种可以动态调度批处理任务的方法和装置。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动态调度批处理任务的方法,任务包括第一任务和第二任务,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骤,将第一任务和第二任务分解成多个任务节点,以及将多个任务节点组成对应于第一任务的第一流程和对应于第二任务的第二流程;
第二步骤,根据每个任务节点的信息以任务节点为单位控制第一流程和第二流程的执行,信息任务节点的执行状态和执行条件。
优选地,该方法还包括获取系统资源信息的步骤;第二步骤进一步包括根据系统资源信息控制每个任务节点的执行。
优选地,第一步骤进一步包括设置第一流程和第二流程的优先级;第二步骤进一步包括根据优先级控制第一流程和第二流程的执行。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提供了用于动态调度批处理任务的装置,任务包括第一任务和第二任务,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设置模块和控制模块,其中,
设置模块用于将第一任务和第二任务分解成多个任务节点,以及将多个任务节点组成对应于第一任务的第一流程和对应于第二任务的第二流程;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每个任务节点的信息以任务节点为单位控制第一流程和第二流程的执行,信息包括多个任务节点中每个任务节点的执行状态和执行条件。
优选地,该装置还包括资源监控模块,用于获取系统资源信息;控制模块进一步被配置成根据系统资源信息控制每个任务节点的执行。
优选地,设置模块进一步被配置成设置第一流程和第二流程的优先级;控制模块进一步被配置成根据优先级控制第一流程和第二流程的执行。
优选地,任务节点是具备数据完整性的最小程序单元。
本发明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了系统的资源利用率,通过对依赖关系的分析可以在某任务节点出现故障时,及时地将进行相应处理,提高了系统的容错能力。本发明对批处理任务的调度基于系统资源的动态变化和任务节点的静态资源特征,具有很强的灵活性。此外,由于将任务序列化为任务节点,使得调度和任务互相分离,以流程的形式调度任务,可以很好地适应业务的变化。
附图说明
在参照附图阅读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清楚地了解本发明的各个方面。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附图仅仅用于配合具体实施方式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并非意在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动态调度批处理任务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动态调度批处理任务的方法的图示;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动态调度批处理任务的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清楚和简明,这里省略了关于本领域公知的功能和结构的描述,否则它们将使本发明的主题不清楚。
如图1所示,其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动态调度批处理任务的方法的流程图,其中:
在步骤S1中,将批处理任务序列化为由任务节点组成的流程。作为示例,可以将任务拆解成多个具备数据完整性的节点单元,然后通过配置将这些节点单元拼接成可供调度的流程,所产生的流程对应于原始任务。任务节点可以是的最小程序单元,这种单元是可以独立执行的逻辑单元。
在步骤S2中,根据任务节点的信息动态调度流程。任务节点的信息可以包括该任务节点的执行状态和执行条件。每个可独立执行的任务节点的执行状态可以包括准备执行、正在执行和执行完成。执行条件可以包括执行该任务节点的相应的资源消耗数据,用于描述其资源需求状况或者还可以包括该任务节点的执行时间和在流程中该任务节点与其它任务节点的依赖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191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