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血液细胞分析、流式细胞分析、体液分析的激光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10618646.8 | 申请日: | 201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755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党福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美思康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5/10 | 分类号: | G01N15/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48 | 代理人: | 胡吉科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血液 细胞 分析 体液 激光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激光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血液细胞分析、流式细胞分析、体液分析的激光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细胞分析方法主要有阻抗法、激光法、激光荧光法和射频法等。其中阻抗法因原理简单,稳定价廉得到广泛应用。但阻抗法只能得到细胞体积大小,主要应用于红细胞和血小板、白细胞三分类中。而白细胞一般分为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五类,这些细胞不能简单地采用电阻法进行分类。在白细胞五分类领域,激光成了一个重要工具。由于细胞的结构、化学组分、形状、尺寸,其散射光在不同方向具有不同的强度。可使用激光作为激发光源照射待测细胞样本,通过测定散射光来测定细胞大小和形状、细胞核的形状和数量等,从而对细胞进行分类。此外,也可利用荧光标记技术将细胞样本标记,然后用激光作为荧光激发光,收集细胞样本被激光照射后的散射光和荧光,从而对细胞进行更准确的分类。目前,现有的细胞分析仪器中,一般由一个激光光源(即单能系统)发出单色光照射到样品室待测细胞样本上,细胞产生光散射或激发荧光发射,散射光或荧光经检测装置收集并最终转化成电信号,然后再根据所得的电信号进行分析,从而达到对白细胞五分类的目的。但是,目前的细胞分析仪中的单一光源的激光系统,只能用一束激光从一个方向照射细胞样本得到一套分析结果,获得的细胞内部信息有限;而细胞膜的存在会影响细胞核散射,而这种影响在目前的激光系统中无法消除;另外,又因为白细胞内细胞核数量和形状的不规则性,使得目前利用单能系统的细胞分析仪对细胞的分析可能存在漏检或错检的情况,细胞计数和分类的检测结果准确性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包括多个激光光源的激光系统,降低了细胞样本检测过程中细胞膜对细胞核散射散射的干扰,获得更多的被检测物信息,减少了被检测物错检、漏检情况的出现,提高了检测物的检测准确率。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血液细胞分析、流式细胞分析、体液分析的激光系统,包括:
发射激光波长为第一波长的第一激光源;
发射激光波长为第二波长的第二激光源;
使第一激光源发射的激光会聚并入射样品室的第一聚光装置;
使第二激光源发射的激光会聚并入射样品室的第二聚光装置;
用于收集样品室出射光信号的前向接收装置和侧向接收装置。
所述样品室的横截面为回字形,内外框均为正方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样品室由石英玻璃材料制成。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聚光装置包括第一聚焦透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聚光装置包括第二聚焦透镜。
上述任一方案中,所述激光源为气体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或这两种的组合,该气体激光器可以是原子气体激光器、离子气体激光器、分子气体激光器或准分子激光器,如氦-氖激光器、氩离子激光器、二氧化碳激光器、氦-镉激光器或铜蒸气激光器。
作为上述任一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激光源和第二激光源均为半导体激光器;所述第一聚光装置还包括设于第一激光源与第一聚焦透镜之间的用于准直第一激光源发出激光的第一准直镜;所述第二聚光装置还包括设于第二激光源与第二聚焦透镜之间的用于准直第二激光源发出激光的第二准直镜。
作为上述任一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向接收装置包括用于会聚前向散射光的前向聚光装置和用于接收前向聚光装置所会聚光信号的第一前向接收装置。
作为上述任一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向接收装置包括用于会聚侧向散射光的侧向聚光装置和用于接收侧向聚光装置所会聚光信号的第一侧向接收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向聚光装置包括前向聚焦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向聚光装置包括侧向聚焦镜。
作为上述任一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激光源和第二激光源所发射的激光从同一入射面入射样品室,第一波长激光会聚的交点与第二波长激光会聚的交点重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向接收装置包括设于第一聚光装置交点位置的前向遮光片。
该遮光片宽度约为0.2-0.4mm,高度与前向聚焦透镜高度相同。
作为上述任一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激光源和第二激光源所发射的激光从不同一入射面入射样品室。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向接收装置包括设于第一聚光装置交点位置的前向遮光片。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该遮光片宽度约为0.2-0.4mm,高度与前向聚焦透镜高度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美思康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美思康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186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