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细钢丝连续生产线不间断放线自动切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617440.3 | 申请日: | 201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053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发明(设计)人: | 王亮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凡登(常州)新型金属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F23/00 | 分类号: | B21F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惠诚律师事务所 11353 | 代理人: | 雷志刚 |
地址: | 21324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丝 连续 生产线 不间断 放线 自动 切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丝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超细钢丝连续生产线不间断放线自动切换装置。
背景技术
钢丝连续生产线是生产切割钢线的一道工序,其中的放线切换系统处于生产线的起始部分,即生产线的原料供给部分。原料即钢丝绕在工字轮上,为了使得工字轮上的原料用完时生产线仍能连续运行,设计了放线切换系统。当一个工字轮上的钢丝用完时,自动切换到下一个工字轮,这时将空的工字轮卸下,换上一只带钢丝的工字轮,作下一次切换之用,保证了生产线的连续运行。
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力切换装置达到切换工字轮的目的,这种人力切换装置主要包括支撑转换立柱和放置工字轮的承载轴,承载轴与支撑转换立柱旋转连接,承载轴两端分别放置一个工字轮,承载轴下端由脚踏式定位器限制位置。当生产线在正常运作时,钢丝的拉力带动摆臂机构以旋转方式对工字轮进行均匀放丝,当一个工字轮上的钢丝用完需要切换下一个工字轮时,必须由操作人员手动操作完成切换,操作人员需以最快的速度用脚将定位器踏板用力踏下,并推动承载轴进行快速转换至下一个工字轮工作位置,再以最快速度将钢丝从后背上取出,完成切换操作。整个操作繁琐,需要操作人员进行熟练的操作,否则极易产生断丝,甚至是人员伤害。超细钢丝连续生产线有数量较多的放线机群,需操作人员不定期的进行巡查每组放线机情况,如巡查不到位,将直接产生钢丝拉断的情况。当放线机组中有多组同时需要切换时,需要大批操作人员协助转换。操作人员工作量较大,且效率较低,经常有断丝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之不足,提供一种超细钢丝连续生产线不间断放线自动切换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要求人力进行切换的不足,实现自动切换。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细钢丝连续生产线不间断放线自动切换装置,包括摆臂机构和工字轮切换机构,工字轮切换机构上的钢丝通过摆臂机构均匀放线进入生产线,所述的摆臂机构包括摆臂支座和设置在摆臂支座上的摆臂,摆臂上设有牵引钢丝运动的导向轮,工字轮切换机构包括承载轴和支撑承载轴的旋转立柱,所述的承载轴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一个工字轮,承载轴的中心与旋转立柱上端固定连接,还包括一个驱动旋转立柱转动的推拉杆机构和控制推拉杆机构工作的切换执行机构,所述的切换执行机构包括一根竖直的滑轨杆和能在滑轨杆滑动的滑动小车,所述的滑轨杆上方设有定滑轮组,所述的定滑轮组包括定滑轮和绕在定滑轮上的线绳,所述的线绳一端连接滑动小车,线绳另一端连接一个质量与滑动小车相应的配重块,滑动小车上设有连接工字轮上钢丝的钢丝导向轮,所述的滑轨杆上设有触压式行程开关,所述的配重块放置在行程开关上,所述的行程开关与推拉杆机构控制连接。
为使推拉杆机构易于控制,所述的推拉杆机构包括气缸筒和设置在气缸筒内的气缸活塞,旋转立柱包括立柱和套在立柱上的旋转套,旋转套上设有连接气缸活塞的连接轴。
为方便操作人员操作,避免事故发生,切换执行机构还包括切换工作状态的转换开关,所述的转换开关设置在滑轨杆上,转换开关与行程开关串联。
所述的摆臂上的导向轮处还设有防止钢丝脱落的钢丝导向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超细钢丝连续生产线不间断放线自动切换装置操作简单,无安全隐患,能实现工字轮的自动切换,大大节省了人力,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降低了断丝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超细钢丝连续生产线不间断放线自动切换装置最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摆臂机构,11.摆臂支座,12.摆臂,13.导向轮,14.钢丝导向嘴,2.工字轮切换机构,21.承载轴,22.旋转立柱,3.推拉杆机构,31.气缸筒,32.气缸活塞,4.切换执行机构,41.滑轨杆,42.滑动小车,43.定滑轮组,44.线绳,45.配重块,46.钢丝导向轮,47.行程开关,5.转换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凡登(常州)新型金属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凡登(常州)新型金属材料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174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