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字移频压扩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10615375.0 | 申请日: | 201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362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宋敏;王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芯通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16/26 | 分类号: | H04W16/26;H04B7/14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谭新民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字 移频压扩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通信网中的压扩系统,具体是指一种数字移频压扩系统。
背景技术
边远地区移动通信的需求日益提高,由于这些地区受地理,经济条件的制约,通信状况较差,如果采用原有的直放站方式或一般的移频方式进行网络建设,存在着初期投资成本过高,造成投资收回时间较长,甚至无法收回的情况,而偏远地区距离城镇较远,根本接收不到来自城镇的基站信号,若采用基站原频率信号,则易受外界环境影响,无线传播路径损耗较大,并且山区地型复杂,信号容易被阻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字移频压扩系统,用以解决在边远山区通信状况差、城市通信频率资源紧张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一种数字移频压扩系统,包括通过耦合器与基站连接的的近端机、远端机、和操作维护中心,所述近端机与远端机上均连接有中继天线,近端机和远端机通过其上的中继天线传输信号连接,在所述远端机上还连接有重发天线,近端机、远端机分别与操作维护中心连接。
所述的近端机包括依次连接的第1射频双工单元、第1功放低噪放单元、第1收发信射频单元、第1数字中频单元、第1数字处理单元、第2数字中频单元、第2收发信射频单元、第2功放低噪放单元、第2射频双工单元,还包括第1时钟单元、第1控制单元、第1电源单元、第1防雷单元、第1监控单元,所述第1时钟单元、第1控制单元、第1电源单元、第1防雷单元、第1监控单元均通过总线分别与第1射频双工单元、第1功放低噪放单元、第1收发信射频单元、第1数字中频单元、第1数字处理单元、第2数字中频单元、第2收发信射频单元、第2功放低噪放单元、第2射频双工单元连接。第1时钟单元给第1数字中频单元、第1数字处理单元提供时钟,以及给第1收发信射频单元提供射频本振参考时钟信号;第1控制单元实现对近端机系统的故障诊断、测试、调试,监控以及完成与远端机通信的监控控制;第1电源单元通过转换,为近端机内的各个单元提供所需的工作电源,用以保证各个单元的稳定工作;第1防雷单元为保证近端机的室外应用的可靠性,根据应用环境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电源:当采用交流电源模块时配置交流电源防雷模块;当采用直流电源模块时配置直流电源防雷模块; 第1监控单元完成监控中心对近端机内部的各个单元的配置和工作状态、电源状态、系统工作状态、告警项目等的监控,以及对近端机与远端机通信的远程监控。
所述的远端机包括依次连接的第3射频双工单元、第3功放低噪放单元、第3收发信射频单元、第3数字中频单元、第2数字处理单元、第4数字中频单元、第4收发信射频单元、第4功放低噪放单元、第4射频双工单元,还包括第2时钟单元、第2控制单元、第2电源单元、第2防雷单元、第2监控单元,所述第2时钟单元、第2控制单元、第2电源单元、第2防雷单元、第2监控单元均通过总线分别与第3射频双工单元、第3功放低噪放单元、第3收发信射频单元、第3数字中频单元、第2数字处理单元、第4数字中频单元、第4收发信射频单元、第4功放低噪放单元、第4射频双工单元连接。第2时钟单元、第2控制单元、第2电源单元、第2防雷单元、第2监控单元对远端机内部各个部件单元的设置、工作原理、作用和用途与第1时钟单元、第1控制单元、第1电源单元、第1防雷单元、第1监控单元对近端机内部各个部件单元的设置、工作原理、作用和用途相同。
所述的中继天线为八木天线。
所述的重发天线为板状天线。
采用适宜室外工作的八木天线做为本系统的中继天线,采用板状天线作为本系统的重发天线,其适应能力好,而且造价低廉、易于安装。
所述的操作维护中心包括具有运用操作维护协议而进行操作维护管理以及远程监控的控制终端机。
所述的近端机为一个,远端机为N个, N≥1且为自然数。通过一个近端机配合多个远端机实现网络覆盖,减少了建站投入。
工作原理如下:
数字移频压扩系统是一种移频拉远直放站系统,是一种把无线网络射频信号移频到低频频段,利用低频段更优的无线传输性能进行中继传输的直放站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芯通科技(成都)有限公司,未经芯通科技(成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153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乳腺手术后加压包扎带
- 下一篇:一种防治及调节颈椎平衡失调的颈复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