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用安全开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614117.0 | 申请日: | 201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220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牛琪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牛琪雯 |
主分类号: | E05B65/22 | 分类号: | E05B65/22;E05B15/00;E05B17/22;E05B47/02;E05B45/06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陈大通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 开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一种汽车门安全门锁,具体是涉及一种车用安全开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车辆行驶过程中交通事故发生形式多样。车辆在行驶中,误操作开门或故意操作开门致使乘车人跌落车外,引起意外和交通事故;在停驶靠边下人过程中,因下车人员疏于观察和观察不便及车后方靠近停驶车辆的行人及非机动车辆疏于观察,致使开启的车门因躲避不及造成交通事故和意外。按交通法规规定,此类事故车方负全部或主要责任。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自动控制开门状态以便避免事故发生的车用安全开门装置。
技术方案:一种车用安全开门装置,安装于汽车门中与锁舌连接的拉杆(或拉线)上,包括伸缩杆和锁壳,所述拉杆(或拉线)被分为独立的两段,其中一段与伸缩杆固定连接,另一段与锁壳固定连接,同时还设有用于控制伸缩杆或锁壳回位的弹性机构;所述伸缩杆匹配插装于锁壳的导向孔中,在锁壳内设有可控转动或伸缩的顶杆,在所述伸缩杆中部设有凹槽,并在所述顶杆和凹槽之间安装有一个滚珠。
所述弹性机构是在车门主体上固定有挡片,在伸缩杆或者锁壳上设有与运动方向平行的导向杆,在导向杆上套装有压力弹簧,该弹簧一端顶压所述挡片,另一端顶压在所述伸缩杆或者锁壳上。
在所述导向杆上设置有拨片,在车门主体内侧固定有开关K0,该开关的拨动键与导向杆上的拨片接触连接,电源正极分别与总开关K和开关K0串联后与速度感应器控制开关Q连接;速度感应器控制开关Q的停止档引出导线与雷达及雷达控制主机连接,然后与延时器连接,之后通过相应侧车门分开关Ki后连接电源负极,其中延时器与电磁阀连接;速度感应器控制开关Q的行车档引出导线直接与电磁阀连接,然后通过相应侧的车门分开关Ki后与电源负极连接。
速度感应器控制开关由速度感应器信号控制。
所述顶杆一端安装在电机转轴上所述电机为步进电机或者伺服电机或者普通电机。
所述顶杆一端铰接在一转轴上,该顶杆的另一端在自然状态时顶压在滚珠上,同时在该顶杆中部设有用于控制顶杆转动的电磁阀,电磁阀推杆与该顶杆中部接触。
顶杆装有回位弹簧。
所述顶杆是一个卧式的电磁阀的阀杆,该顶杆横向安装并且滚珠顶压在顶杆侧壁上。
与所述延时器的信号输出端上还连接有报警器或报警信号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在汽车门中与锁舌连接的拉杆(或拉线)上设置用于锁止或解锁的伸缩杆和锁壳,能够控制车门在必要的时候无法打开,起到控制车门开闭的作用。
2、本发明在锁壳中安装可控转动或伸缩的顶杆,配合车体上雷达监测探头及控制电路,能够在行程一档时及时提醒开门人员停止开门动作进行避让,同时使开门动作无效;在行驶时,只要不断开电路,也可自动控制车门无法开启,从而避免事故发生。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车用安全开门装置自然状态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图1的拉伸(解锁)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车用安全开门装置自然状态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是图3的拉伸(解锁)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车用安全开门装置自然状态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6是图5的拉伸(解锁)状态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车用安全开门装置自然状态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8是图7的拉伸(解锁)状态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车用安全开门装置自然状态结构示意图之五;
图10是图9的拉伸(解锁)状态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车用安全开门装置自然状态结构示意图之六;
图12是图11的拉伸(解锁)状态示意图;
图13是车用安全开门装置的控制电路(停车状态);
图14是车用安全开门装置的控制电路(行车状态)。
图中标号1为锁壳,2为伸缩杆,21为固定在伸缩杆上的导向杆,22为拨片,3为可旋转的顶杆,4为滚珠,5为压力弹簧,6为固定挡片,71为主动段拉杆,72为被动段拉杆,8为凹槽,9为电机转轴,10为锁舌,11为电磁阀推杆,12为电磁阀本体,13为电磁阀支撑外壳,14为固定在锁壳上的导向杆,15为销轴,标号K为总开关,Ki为各车门分开关,K0为行程控制开关,Q为速度感应器控制开关。
五、具体实施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牛琪雯,未经牛琪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141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定量针管注样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含碘泡腾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