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瓶盖的防伪方法、瓶盖及包括该瓶盖的包装容器瓶有效
申请号: | 201010609687.0 | 申请日: | 201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205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13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宣;朱太平;张建平;苏黎霞;苏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金冠防伪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49/12 | 分类号: | B65D49/12;B65D55/02;B65D85/72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瓶盖 防伪 方法 包括 包装 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包装容器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瓶盖的防伪方法、瓶盖 及包括该瓶盖的包装容器瓶。
背景技术
食品安全是重大社会问题。假酒等假冒饮品泛滥已成为一大社会难题。现 有技术中的瓶盖防伪效果差。造假分子,尤其是散兵游勇造假游击队,他们并 不是制作真品造假,他们没有实力,没有技术,没有硬件、工厂、设备,没有 资金,更没有大面积的生产厂房,他们主要是依靠回收真品包装再装入假货来 造假的。消费者和政府监管部门及生产厂家在开启和消费前是无法识别假货的, 因为所有的包装及防伪标签等防伪手段都是真的且完好。包装上采用的所有高 技术手段,产品独有的特征甚至暗记都存在。所以无法打假,消费者也无法识 别,厂家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证。
因此,不论发明多少高科技防伪手段,防止真品包装被回收是关键,是前 提,否则一切努力都白费。真包装被回收,高科技防伪手段只能起到反而证明 假货为真的作用。而防止回收真品包装的主要手段就是使包装防拆,并做到开 启时必须一次性破坏,且破坏彻底无法修复。
现有技术中的瓶盖防伪措施差,瓶盖在开启时只是破坏了瓶盖中的一个附 件,开启瓶盖时对瓶盖主体结构一次性破坏不彻底,开启标识不明显,开启过 的瓶盖很容易被回收造假者修复,防伪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瓶盖的防伪方法、 瓶盖及包括该瓶盖的包装容器瓶,其开启瓶盖时可一次性彻底破坏瓶盖的主体 结构,开启标识明显,开启过的瓶盖难以修复,消费者易于察觉,防伪效果佳, 并且开启过程简单、操作简便。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瓶盖的防伪方法,在瓶口上设置一底座,并在 该底座上设置一可在外力作用下从底座上脱离或断裂破坏的凸起部;于底座上 设置一可在底座上转动的螺帽,通过在螺帽上对应设置齿部,开启瓶盖时转动 螺帽使齿部抵压于凸起部上使所述凸起部从底座上脱落或断裂破坏。
进一步地,所述瓶口的外侧还设置至少一卡断凹槽,并于底座内侧设置与 卡断凹槽对应的卡断部,在凸起部从底座上脱离或断裂破坏后,通过螺帽的进 一步转动使得卡断部作用于卡断凹槽内,从而使瓶口断裂。
更进一步地,于所述瓶口上固定设置一螺口座,并于瓶口上开设供卡断部 滑入卡断凹槽内的装配槽,将螺口座的下段设置于底座与瓶口之间,于螺口座 上凸设位于所述装配槽内且可供卡断部单向通过装配槽的防拔弹片,所述防拔 弹片阻止卡断部从卡断凹槽返回装配槽内。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瓶盖,包括底座和需转动开启的螺帽,所述底座设置 于瓶口上,所述螺帽上设置有齿部,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齿间槽,所述齿部设置 于所述齿间槽内,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可阻碍所述齿部转动且可在所述齿部转动 时从底座上脱离或断裂破坏的凸起部。
具体地,所述齿间槽的宽度大于齿部的宽度,所述凸起部设置于所述齿间 槽内且位于所述齿部的转动方向的前方,所述凸起部通过易断连接部连接于所 述底座上。
优选地,所述凸起部呈楔形或者所述凸起部的内侧呈斜面状或弧面状或渐 开面状。
具体地,所述凸起部与所述齿部的顶面之间设置有间隙。
具体地,所述螺帽的外侧表面还凸设有锁舌部,所述底座的外侧表面上凸 设有锁扣部,所述锁扣部上开设有与所述锁舌部相匹配的容置孔,所述锁舌部 插设于所述容置孔内。
具体地,所述底座转动套设于所述瓶口,所述瓶口的外侧开设有卡断凹槽, 卡断凹槽的宽度由宽变窄设置或倾斜设置或螺旋设置,所述底座的内侧凸设有 卡断部,所述卡断部卡设于所述卡断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瓶口上固定套设有螺口座,所述螺口座上螺纹连接有内盖, 所述螺帽内侧凸设有可卡设于所述内盖底部的防拔部。
更具体地,所述瓶口的外侧开设有可供所述卡断部滑入所述卡断凹槽内的 装配槽,所述螺口座凸设有防拔弹片,所述防拔弹片位于所述装配槽内,所述 防拔弹片的末端向外翘曲。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包装容器瓶,包括瓶体,所述瓶体包括瓶口,所述瓶 口上设置有上述的一种瓶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金冠防伪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金冠防伪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096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晶硅还原炉预升温系统及预升温方法
- 下一篇:电力活塞驱动式电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