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连杆精锻工艺及精锻模有效
申请号: | 201010608708.7 | 申请日: | 201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494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广;张健;梁万法;张炜;王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柴油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5/02 | 分类号: | B21J5/02;B21J13/02;B21K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刘东升 |
地址: | 037036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连杆 锻工 锻模 | ||
1.发动机连杆精锻工艺,其特征是:该发动机连杆精锻工艺过程为:
1)下料→加热:坯料加热后的始锻温度为1180℃~1200℃;
2)模锻:模锻过程包括拔长、第Ⅰ终锻和第Ⅱ精锻;先将选材和加热合理的坯料在闭式拔长模膛(4)内拔长杆部,然后在第Ⅰ终锻模膛(1)内终锻,再将第Ⅰ终锻模膛(1)成形的锻件上下翻转后再在第Ⅱ精锻模膛(2)内精锻;其中拔长次数为3~5锤,第Ⅰ终锻打击次数为2~3锤;第Ⅱ精锻打击次数为1锤;
3)切边→第Ⅲ校正与精压:切边以后再将锻件在第Ⅲ校正与精压模膛(3)中进行校正与精压,校正与精压温度为500℃~700℃;发动机连杆精锻从下料到第Ⅲ校正与精压的精锻工艺过程为1火次完成;
4)热处理→清理→检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连杆精锻工艺的精锻模,该精锻模包括拔长模膛(4)、对角导向锁扣(5),其特征是:该精锻模还包括第Ⅰ终锻模膛(1)、第Ⅱ精锻模膛(2)、第Ⅲ校正与精压模膛(3)、第Ⅰ终锻模膛飞边槽(6)和第Ⅱ精锻模膛飞边槽(7);所述第Ⅰ终锻模膛(1)、第Ⅱ精锻模膛(2)、第Ⅲ校正与精压模膛(3)纵向排列,所述对角导向锁扣(5)为4个,分别布置在四个角处,拔长模膛(4)纵向置于右下角的对角导向锁扣(5)之上;第Ⅰ终锻模膛飞边槽(6)分布在第Ⅰ终锻模膛(1)的四周;第Ⅱ精锻模膛飞边槽(7)分布在第Ⅱ精锻模膛(2)的四周,且第Ⅰ终锻模膛飞边槽(6)和第Ⅱ精锻模膛飞边槽(7)均通过飞边槽的桥部与第Ⅰ终锻模膛(1)和第Ⅱ精锻模膛(2)连接。所述的第Ⅰ终锻模膛(1)、第Ⅱ精锻模膛(2)和第Ⅲ校正与精压模膛(3)的形状均与精锻件毛坯图相同,但第Ⅰ终锻模膛(1)水平方向的长度尺寸增加了收缩率,第Ⅰ终锻模膛(1)中间工字型深度部分采用过压补偿法,即在第Ⅰ终锻模膛(1)中间工字型部分的深度不加收缩率且降低0.2mm,所述第Ⅱ精锻模膛(2)比第Ⅰ终锻模膛(1)的冲孔连皮深度大;第Ⅲ校正与精压模膛(3)的两端部的模膛深度及工字型的筋部的深度均比第Ⅱ精锻模膛(2)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连杆精锻工艺的精锻模,其特征是:第Ⅰ终锻模膛飞边槽(6)的桥部厚度h和宽度b分别为2.0mm和10mm,仓部厚度H和宽度b1分别为6.0mm和28mm,入口圆角半径r为1.5mm;第Ⅱ精锻模膛飞边槽(7)桥部厚度h和宽度b分别为0.8mm和7mm,仓部厚度H和宽度b1分别为7.0mm和32mm,入口圆角半径r设计为0.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柴油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山西柴油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0870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