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章鱼类活体运输pH稳定剂无效
申请号: | 201010607862.2 | 申请日: | 201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379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吕振明;迟长凤;徐佳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N1/02 | 分类号: | A01N1/02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凯专利事务所 33227 | 代理人: | 白洪长 |
地址: | 316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章鱼 活体 运输 ph 稳定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产动物运输的专用化学试剂,特别涉及章鱼类活体运输pH稳定剂。
背景技术
随着渔业的发展,活鱼运输问题引起了人们很大关注。活鱼运输包括鱼苗、亲鱼、商品鱼和观赏鱼的运输。以往这些鱼在运输中,尤其在远距离、高密度运输中死亡率非常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鲜活水产品市场无论是在品种、价格、供销体系等诸多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目前国内外市场看,鲜度较好的水产品不仅畅销,且价格看好,而鲜度较差的恰恰相反。由此可见,不论是优质水产品还是低值水产品,鲜度是最主要的品质指标,是决定其价格的主要因素。市场对鲜活水产品需求量越来越大,鲜活水产品在市场上一直保持较高价格且供不应求,所以加强水产品的保鲜和保活,具有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解决的最佳方法之一就是运用鱼类麻醉剂。活鱼运输中施用麻醉剂能够降低耗氧量,减少CO2和氨气的排放量,防止水质污染同时还可以控制鱼的过度活动,防止鱼在容器中激烈运动而造成伤害,减少死亡。目前已应用的鱼类麻醉剂主要有,MS-222、盐酸苯唑卡因、碳酸和二氧化碳、喹哪丁、尿烷、弗拉西迪耳三氯乙酸等。MS-222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活鱼和活蛙的运输、孵化、分级、称量和手术等过程中。甚至有直接将活鱼放入小包装的MS-222水溶液中制成“活鱼罐头”上市销售。然而,增加麻醉剂对于食品安全必然存在潜在的风险,在利益驱使下很难保证所有从业人员都能严格按照规范对麻醉剂的添加进行管理。因此,需要通过安全、对人体无毒的试剂替代现有麻醉剂,采用新型的组合试剂,使其既能达到同样的保活运输效果,又能防止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章鱼类活体运输pH稳定剂,以此提高章鱼类亲体的活体运输效果,具有稳定运输水体pH值、对鱼体内脏无损害,成本低廉、无食品安全风险的优点。
章鱼类活体运输pH稳定剂,其按重量份数含有:
主稳定剂:132.96份至138.08份Na2HPO4、6.1份至4.8份柠檬酸。采用该组合试剂,能将活体运输的溶液pH稳定在7.6至8.0之间,较为适合章鱼的生命活动。根据实验,通过对章鱼活体运输海水中加入该比例的主稳定剂,在1d至3d内,水体pH均较为稳定,较对照组的pH的变化幅度更小。普通采用麻醉剂进行活体运输,对于章鱼运输的作用并不明显。章鱼体表柔软,不会因为运输过程中的应激引起剧烈游动而造成相互之间的鱼体摩擦而造成感染。因此,通常情况下,对章鱼运输采用最为传统的双层塑料袋充氧运输。在采用双层塑料袋充氧运输时,章鱼代谢产物引起pH逐步下降,造成水体环境恶化,进而使之在低pH环境胁迫条件下生活,对其自身造成伤害,即使能够到达运输目的地,对鱼体内部器官造成的损害,也会在日后的养殖过程中体现出来。采用活体运输成体章鱼,一般为育苗目的,因而,不良的运输环境,会对亲体章鱼体内的卵产生影响。采用常用保活运输方法在对章鱼运输过程中常出现不明原因的鱼体颜色发白,随后转入养殖池几天后陆续死亡的现象,严重影响育苗生产进度。而卵的一般表现为章鱼卵易感聚缩虫。而采用本发明的主稳定剂加入海水中进行活体运输,能有效减少上述不良损伤、提高运输章鱼的恢复效果、减少运输对章鱼内脏,特别是卵的损伤。
按重量份数还含有:协同剂:0.01份至0.03份EDTA。EDTA在水产育苗过程中通常作为离子螯合剂去除重金属离子,提高孵化率。作为在亲体运输过程中加入EDTA一方面为了去除重金属离子,另一方面是能够减少离子对主稳定剂干扰而影响活体运输效果。
按重量份数还含有:溶剂:剩余重量份数为海水,定容至5L;海水盐度为24‰至30‰。海水应当采用杀菌的砂滤海水。
使用过程中,首先取少量的海水,加入0.01份至0.03份EDTA后,分为两份,待用;该步骤的目的在于先行去除干扰离子。
取上述量的主稳定剂,将Na2HPO4溶解在上述一份经EDTA处理的海水中,将柠檬酸溶解在上述另一份经EDTA处理的海水中;
最后,将该两份海水混合,并用上述砂滤海水定容至5L。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学院,未经浙江海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078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