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姜油的提取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604801.0 | 申请日: | 2010-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605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英;张可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国英 |
主分类号: | C11B9/02 | 分类号: | C11B9/02;A23L1/221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48 | 代理人: | 胡吉科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东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姜 提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姜的深加工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生姜油的提取方法。
背景技术
生姜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含有辛辣和芳香成分,主要为姜油萜、水茴香、樟脑萜、姜酚、桉叶油精、淀粉、粘液,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鱼蟹毒,解药毒的功效。生姜的需求很大,在运输和贮存的时候容易霉烂,造成浪费和经济损失, 直接食用发霉、有损坏的生姜不卫生,不利于人体健康。目前有一些以生姜为原料提取生姜油的方法,这种方法一般是将生姜洗净、切片、粉碎、蒸馏、分离,最后得到生姜油,这种方法制成的生姜末由于颗粒太粗、蒸馏时气压不足导致出油率太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姜油的提取方法,通过减小生姜末的直径和增大蒸馏时的气压,达到提高生姜油的出油率的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生姜油的提取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生姜切成4~5mm厚的生姜片;
(2)将生姜片用60℃~70℃的温度烘干,时间为6~8h;
(3)将干生姜片粉碎成粉末,粉末直径为0.5~0.8mm;
(4)将生姜粉末放入蒸锅中,在蒸锅中放入蒸馏管和冷却器,冷却器连接在蒸馏管上;
(5)在蒸锅中通入蒸汽,压力为0.12~0.15MPa;
(6)用油水分离器在冷却器出口处收集其油水混合物,经静置2~3h后,去水。
在本发明中,所用的材料是生姜。挑选无虫蛀、无霉烂、未发芽的鲜生姜做原料,有利于生姜油的质量和安全。将挑选的生姜去掉须根,切成4~5mm厚的生姜片,有利于干燥和粉碎;将生姜片在60℃~70℃的温度下烘烤6~8h,去出水分;将干生姜片粉碎成粉末,粉末直径为0.5~0.8mm,缩小生姜末的直径,有利于将生姜油充分的蒸出来,提高出油率,同时保证蒸汽顺利地通过生姜末;蒸锅上有蒸笼,蒸笼有3~5层,将生姜末铺在蒸笼上,用罩子将蒸笼罩住,蒸笼上面有蒸馏管,蒸馏管的出水口连接冷却器,冷却器下面放置一个油水分离器,用来收集油水混合物,并分离出生姜油。蒸汽从蒸锅中产生,从蒸笼的底层开始,一层一层向上穿过,蒸汽穿过蒸笼时,对蒸笼上的生姜末进行蒸馏,并携带蒸馏出的生姜油从蒸馏管进入,从冷却管变成液体流出,增加蒸汽的压力,有利于提高生姜末的出油率;油水混合物在油水分离器中静置2~3h后,将生姜油分离出来。
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烘干温度为63℃~68℃。有利于去除生姜片中的水分。
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3)中生姜末的直径为0.5~0.7mm。缩小生姜末的直径,有利于将生姜油充分的蒸出来,提高出油率,同时保证蒸汽顺利地通过生姜末。
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4)中冷却器的进水口比出水口高2~4cm。有利于油水混合物沿着蒸馏管从蒸笼中流出来,流到油水分离器中。
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5)中蒸汽的压力为0.13~0.14MPa。增加蒸汽的压力,有利于提高生姜末的出油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减小生姜末的直径和增大蒸馏时的气压,提高了生姜末的出油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和实施本发明,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具体实施例1,一种生姜油的提取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生姜切成4.5mm厚的生姜片;
(2)将生姜片用65℃的温度烘干,时间为7h;
(3)将干生姜片粉碎成粉末,粉末直径为0.55mm;
(4)将生姜粉末放入蒸锅中,在蒸锅中放入蒸馏管和冷却器,冷却器连接在蒸馏管上,冷却器的进水口比出水口高2cm;
(5)在蒸锅中通入蒸汽,压力为0.14MPa;
(6)用油水分离器在冷却器出口处收集其油水混合物,经静置2h后,去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国英,未经陈国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048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