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从猪胆膏或下脚料中直接提取合成熊去氧胆酸的纯化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604579.4 | 申请日: | 2010-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22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周平宏;叶亮;毕小升;吴茂芝;曹雪松;吴紫梦;于露;毕一天;曹汝成;毕思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毕思宾 |
主分类号: | C07J9/00 | 分类号: | C07J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1000 四川绵阳市长虹***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猪胆膏 下脚料 直接 提取 合成 熊去氧 胆酸 纯化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熊去氧胆酸的纯化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从猪胆膏或下脚料中直接提取合成熊去氧胆酸的纯化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熊去氧胆酸(Ursodeoxycholic acid)简称UDCA,是熊胆的主要成分,其化学名称为(3α,7β)-二羟基-5β胆烷酸,是鹅去氧胆酸(Chenodeoxycholic acid)的7-羟基差向异构体。自从20世纪80年代,发现熊去氧胆酸具有有效溶解胆固醇性结石作用以来,不断有新的研究显示熊去氧胆酸在利胆、护肝中具有积极的作用。近年来,国外报道了UDCA不仅对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具有良好疗效,还可用与治疗慢性肝炎和肝移植后排斥反应。目前,在临床上熊去氧胆酸主要应用于治疗各种肝胆、消化道疾病。随着分子生物学、以及熊去氧胆酸基础和临床研究的不断进步,人们发现熊去氧胆酸在促进免疫调节、治疗冠心病等方面也有积极作用。因此,随着研究的深入,熊去氧胆酸的利用价值越来越被认识和受到人们的重视,对熊去氧胆酸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升高。参见中国专利CN1468103A、CN1770975A。
但是,天然熊胆的来源日益减少。人们一直在努力寻求除以天然熊胆获取熊去氧胆酸之外的替代方法。早期,熊去氧胆酸是通过从牛、羊胆汁中分离提取的胆酸为起始原料,然后经过复杂的化学方法生产的。其中,制成鹅去氧胆酸后需经氧化还原生成熊去氧胆酸。但 是,这一方法步骤多、生产时间长、成本高。上世纪80年代后,酶学、微生物发酵方法发展起来。用酶学、微生物发酵方法将鹅去氧胆酸异构化,或通过石胆酸-羟基化生产熊去氧胆酸,但是,这种方法仍然具有步骤多、生产时间长、成本高的缺陷。
与此同时,化学合成方法也有了许多创新和改进。起始原料除胆酸外,也选用了猪胆酸,猪去氧胆酸,去氧胆酸或其它甾体化合物,如胆固醇,黄体酮和植物甾醇等生产熊去氧胆酸。但仍然是步骤更多,时间更长,成本更高,更难有生产实际意义。
例如,现有技术中报道了以雄甾烯二酮原料。经九步反应制备熊去氧胆酸的制备方法。(Heivetica.Chimica Acta.1984.67(2)612),但其价格较贵,合成中进侧链的难度大。而现有技术中报道的全合成方法(J.Org.Chem.1982.47(2).2331),共有四十余步反应,工艺复杂,不易掌握。
还有报道采用4-孕甾烯-3,20-二酮(黄体酮)为起始原料,经八步反应制备熊去氧胆酸的制备方法,但是原始材料4-孕甾烯-3,20-二酮(黄体酮)本身是孕激素的药物,该起始原料的提取较为繁琐,且生产熊去氧胆酸的制备工艺也较复杂。
王中麒等(《中国科学》辑I(7):680-685 1991)报道了从猪去氧胆酸立体选择性合成熊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的新法。在胆汁中,CDCA异构化生成HDCA,也许只有瞬间的过程。但用化学方法从HDCA转化成CDCA需经6-7步的化学反应进行了研究。分别用NaBH4、NABH4-NICL、KBH4-KOH、K(S-C4H9)3BH,AI(I-Pro)3、 NA-NICL、LI-CH3OH作还原剂作了比较。收率为37-85%不等。以LI-CH3OH:为最好,熊去氧胆酸的收率75%。
现有技术中还报道了从鸡胆汁接种产气真杆菌和大肠杆菌,ph9.8-10.2,培养12-23小时,转化率25-45%,鸡胆汁中鹅去氧胆酸含量为4-5%(鸡胆汁中总胆汁酸含量为8-9%),转化为熊去氧胆酸的1.25-2.25%,再提取,收率为1-2%,上述方法生产熊去氧胆酸成本高、产量低,不适于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毕思宾,未经毕思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045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